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吴准斋·其二》
《挽吴准斋·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昨缀都人士,尝薰一瓣香。

苍茫问淮浦,缱绻饯河梁。

闻道机缘浅,予人风谊长。

斯文其已矣,草木亦凄凉。

(0)
注释
都人士:都市中的文人士大夫。
尝薰:曾经点燃。
一瓣香:一缕香烟。
苍茫:广阔无边。
淮浦:淮河入海处。
缱绻:依依不舍。
饯:送别。
闻道:听说。
机缘浅:缘分浅薄。
风谊:友情。
长:长久。
斯文:文雅的举止。
已矣:结束。
草木:自然景物。
凄凉:感到悲伤。
翻译
昨日聚集在都市的人们,曾经点燃一缕香烟。
在苍茫的景色中询问淮浦,深情地为离别在河桥旁送行。
听说缘分浅薄,但给予他人的友情却长久。
这样的文雅风度恐怕已经结束,连草木也感到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抒情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首句“昨缀都人士,尝薰一瓣香”描绘了一种温馨的场景,诗人在昨日的集会中与朋友相聚,每个人都沐浴在那令人陶醉的花香之中。"苍茫问淮浦,缱绻饯河梁"则转而描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淮水之滨、河梁之上,都留下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

然而,“闻道机缘浅”一句却带来了一丝哀伤,似乎在说两人之间的缘分并不牢靠。紧接着“予人风谊长”则表明诗人仍然愿意为这份友情付出更多,即便是微风细语,也值得珍惜。

尾句“斯文其已矣,草木亦凄凉”显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斯文"指的是文学、诗书,这里可能暗喻着诗人对友情的记述已经完成,而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凄凉之中,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回味,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春晓感别

楼外疏钟落晓河,天涯感别思烟波。

三年客鲤传书远,五丈星机得素多。

沟水东流劳想像,峡灵西去隔嵯峨。

良辰自古难并乐,不独骊驹送客歌。

(0)

按行府城通判张太博有诗美山川风俗因继作

百尺谯城一凭栏,提封占尽古常山。

公私雨足耕畴遍,赤白囊空寒候閒。

拨剌河鲂供大嚼,含糊赵瑟劝酡颜。

正应此地从军乐,先播辞人丽藻间。

(0)

同年谭综掾江陵

乡树湘云外,行辕楚塞东。

不辞淹拔萃,聊欲辨无同。

暝紫生寒岫,疏丹点暮枫。

登楼有归讯,为附北归鸿。

(0)

对雪二首·其一

风过龙山万里沙,密霙疏霰渺无涯。

台疑穆满都成璧,树忆黄奴并是花。

曾许轻姿饶白羽,解将寒力减流霞。

梁王不悦邹枚老,同坐睢园念岁华。

(0)

叶司封知宣州

岁久中台鹄领垂,牢盆罢计拥藩麾。

新加绶艾天香袭,密对帘须禁刻移。

青舸信潮随早暮,赤轓灵雨遍公私。

树犹如此成前感,重荫当年蔽芾枝。

(0)

忆上苑锡宴

长怀禁籞宴嬉年,帐殿深沉望碧莲。

秦地河流疑象汉,上林宫缭欲扪天。

恩杯兰末流霞溢,跸道梧阴綷羽鲜。

紫陌暮归人籍籍,汗帷挥雨杏粘鞯。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