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
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
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
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
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开篇“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繁忙的水上交通场景,其中“长江路”指代江边的道路,而“舟车昼不闲”则形象地描绘出川流不息、车马不断的热闹景象。
紧接着,“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一句,通过鸟鸣和春色的对比,触发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鸟声非故国”表明诗人听到的鸟叫与记忆中故乡的不同,激起了对家乡的无限缅怀;“春色是他山”则强调了眼前所见的春天景象虽美,却不是心之向往之地的春光。
第三句“我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中,“一望”表达了诗人凝视远方的情形,而“云复水”则描绘出山川连绵、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观。“几重河与关”则展现了江河与关隘交织的险峻地势。
最后,“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一句,以“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淡漠,将诗人的忧思推向高潮。这里的“愁心”是对故乡无法即刻归去的无奈,“万里各西还”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远方之物的别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故乡无法忘怀的情感,以及面对繁忙外界而内心独自沉浸在思念中的矛盾心理。
柳绵飞处,政和风淡荡,轻飘晴雪。
忆杀故人千里外,客馆怕听啼鴂。
桂水危亭,虞山古庙,戟度同登谒。
君归吾去,可怜辜负奇绝。
长是梦见风标,晨钟敲醒,无奈依然别。
去岁鱼笺蒙远寄,惟写相思情切。
乞得闲身,看山玩水,著甚酬风月。
只应诗酒,兴来还自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