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和雨暗楼台。馀寒巧作愁媒。
半春怀抱向谁开。忍泪千回。
断梦已随烟篆,醉魂空殢琼杯。小窗瞥见一枝梅。
疑误君来。
暖风和雨暗楼台。馀寒巧作愁媒。
半春怀抱向谁开。忍泪千回。
断梦已随烟篆,醉魂空殢琼杯。小窗瞥见一枝梅。
疑误君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又湿润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春思和愁绪。首句“暖风和雨暗楼台”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春天特有的暖风和细雨笼罩着高低不平的建筑,使得整体环境显得既温馨又略带忧郁。
“馀寒巧作愁媒”一句,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那些残留的寒意被春天这位“巧匠”所利用,变成了引发愁绪的媒介。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与其个人的情感纠葛紧密相连。
“半春怀抱向谁开”一句,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处诉说的愁绪。半春时节,万物复苏,而诗人却在寻找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这种情感的渴望和孤单形成鲜明对比。
“忍泪千回”则是对上一句的直接心理反应,诗人的眼泪因无法找到倾听者而变得更加辛酸。随后“断梦已随烟篆,醉魂空殢琼杯”两句,通过对梦境和饮酒这一行为的描写,展示了诗人试图用物质的方式来逃避现实,而这种逃避本身又充满了虚幻和无奈。
最后,“小窗瞥见一枝梅。疑误君来”则是诗人的视线转向窗外,一枝梅花在春雨中静静绽放,诗人心中的疑惑和误解是否也随着这梅花的出现而增添了几分呢?
整首诗通过对温暖春日景象与个人愁思的交织,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
君不见古来九关虎豹守,入仕艰难无不有。
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
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邂逅登名岂不偶,选坑沉沦十八九。
光范三书徒尔忙,子公一纸焉所取。
书生身体纵著翅,飞声未办廷臣右。
还知气至天地春,花者必花柳必柳。
中庸末章八引诗,三诗首言士所为。
衣锦尚絅潜虽伏,屋漏不高天听卑。
至隐至微至显见,鬼神森列何可欺。
斗间有气射古剑,石上无根生瑞芝。
快雨乍晴虹霓起,蛰虫欲振雷霆驰。
静中根本动中发,闇处精神明处知。
禊帖昔秘永禅师,不过纸上王羲之。
御史萧翼百计取,公等乃有胸中奇。
胸中奇者五色笔,可以补天可活国。
宗彝作绘衮作火,可但能书梵王译。
此之所宝玉非石,求而不藏卞和泣。
良贾韫椟什其袭,藏而不求价倍百。
公等翰墨今第一,谁云识字不得力。
借径文艺以致身,勋名政要无心得。
九万里迅扶摇风,今日朝廷贞观同。
联翩房杜肩王魏,试代常何草封事。
《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并呈徐容斋阎靖轩卢处道集贤翰林三学士》【宋·方回】君不见古来九关虎豹守,入仕艰难无不有。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邂逅登名岂不偶,选坑沉沦十八九。光范三书徒尔忙,子公一纸焉所取。书生身体纵著翅,飞声未办廷臣右。还知气至天地春,花者必花柳必柳。中庸末章八引诗,三诗首言士所为。衣锦尚絅潜虽伏,屋漏不高天听卑。至隐至微至显见,鬼神森列何可欺。斗间有气射古剑,石上无根生瑞芝。快雨乍晴虹霓起,蛰虫欲振雷霆驰。静中根本动中发,闇处精神明处知。禊帖昔秘永禅师,不过纸上王羲之。御史萧翼百计取,公等乃有胸中奇。胸中奇者五色笔,可以补天可活国。宗彝作绘衮作火,可但能书梵王译。此之所宝玉非石,求而不藏卞和泣。良贾韫椟什其袭,藏而不求价倍百。公等翰墨今第一,谁云识字不得力。借径文艺以致身,勋名政要无心得。九万里迅扶摇风,今日朝廷贞观同。联翩房杜肩王魏,试代常何草封事。
https://shici.929r.com/shici/jdg4NyVms.html
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
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
荆舒底奸鬼,庙食丘轲同。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
著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
笔削讨厥罪,乃在乾淳中。
我读四朝史,方知天听聪。
听雨胜观雨,观雨须高楼。
细雨或终日,高楼令人愁。
不如空斋夜,听雨诗思幽。
雨作树声汹,万叶鸣飕飗。
雨止檐声绝,忽续一滴秋。
此时佳句来,自得不待求。
暮年识此味,□庐真宜休。
何如大醉眠,红日生床头。
钟动市声绝,夜禁严鞭笞。
独许浮屠氏,铙呗恣□□。
□□有病死,信巫不信医。
既死又信佛,佛事殊不赀。
儿女数欢戏,顿失哭泣悲。
一家不若是,里巷讪笑之。
高堂十七篇,岂不存丧仪。
世事无一古,儒业偏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