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览古五首·其四》
《览古五首·其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

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

荆舒底奸鬼,庙食丘轲同。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

著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

笔削讨厥罪,乃在乾淳中。

我读四朝史,方知天听聪。

(0)
翻译
贤者如果怕死,世人评判就终究不公正。
古代若不判死刑,怎能惩治那些邪恶凶残的人?
像荆舒这样阴险的坏人,与丘轲一样享受祭祀待遇。
尽管全世界都知道他们不对,但因畏惧而不敢公开指责。
他写下著作揭露每日的罪行,只有陈了翁一人坚持直言。
灾祸来临,天地动荡,中原一片荒芜。
通过笔墨审判他们的罪行,这发生在乾淳年间。
阅读四个朝代的历史,我才明白上天的耳目是如此敏锐。
注释
贤者:有道德智慧的人。
畏死:害怕死亡。
世论:世人的评价。
公:公正。
置死:处以死刑。
诛妖凶:惩治恶人。
荆舒:虚构人物,代表邪恶。
丘轲: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贤者。
嗫嚅:欲言又止的样子。
攻:攻击,指责。
著书:写书。
斥:揭露。
板荡:动乱不安。
空:荒芜。
讨厥罪:追究他们的罪行。
乾淳:宋朝的两个年号。
四朝史:多个朝代的历史。
天听聪:上天能明察秋毫。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览古五首(其四)》。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于贤者的理解以及对世态的感慨。

“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开篇便指出贤能之人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世俗对此种行为的偏颇评价。接着,“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表达了如果古代圣明的统治下能够废除死刑,那么对于那些妖邪凶恶之徒又怎么会有处罚的必要呢?

“荆舒底奸鬼,庙食丘轲同。”这里通过对历史上的荆舒、丘轲等人的提及,指出了他们虽然名声不佳,但在民间祭祀中仍然享有一席之地,这反映了世态的复杂和人们观念的矛盾。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诗人深感世人都知道这些人物行为的不当,但因种种原因而不敢公开指责。紧接着,“著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则表明作者自己通过写作来记录这一切,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平。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灾难的严重性,以及这些事件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最后,“笔削讨厥罪,乃在乾淳中。”表明诗人将用锐利的笔触来追讨那些罪恶,其深度甚至达到了乾元时期。

“我读四朝史,方知天听聪。”结尾处,诗人通过阅读历代史书,终于理解到上天对世间善恶的洞察。这里“聪”字包含了高度赞赏之意,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智慧的尊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镜鉴,反映了作者对于道德、正义与社会公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评价标准的质疑。通过对比古今,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并试图唤起世人的道德自省。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调笑令·其一冯二

怨怨。柳如线。清漆鸦头红脰燕。背人偷弄金条钏。

一曲桃枝相恋。落花飞满春江面。飞过春江何限。

(0)

菩萨蛮·其十颠倒韵伯兄大千侄阿莲同作

井干双断金丝绠。绠丝金断双干井。城上响啼莺。

莺啼响上城。绮园南去骑。骑去南园绮。

迟日坠鸣机。机鸣坠日迟。

(0)

菩萨蛮·其三

宜城二月莺啼早。罗敷十五双鬟小。锦带约桑钩。

使君南陌头。连钱嘶日暮。共返宜城渡。

莫是看罗敷。罗敷自有夫。

(0)

闻性空居士病愈

问讯维摩室,秋深病稍除。

翻经仍傍暖,补衲乍临虚。

寂寞思闻楚,暌离叹索居。

西来同逝水,不肯寄双鱼。

(0)

鹧鸪天·其五

线日初回腊未残。爱他风雪耐他寒。

玉迷银海空花界,白嵌青皴罨画山。

还记也,小时顽。搏狮塑象不曾闲。

谁云老去童心尽,多少销磨绮语间。

(0)

何满子·其三

欹枕梦回春晚,倚阑人在天涯。

迢递关山千万里,佳期水渺云赊。

记得罗巾别泪,愁看带雨梨花。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