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乌无空冲,雌乌无定飞。
一巢不易成,两口千柴枝。
已高惧风颠,已下忧人窥。
欲集更自翔,既安复重移。
乌巢又生乌,复哺犹可期。
鸱枭亦有巢,母死子后飞。
呜呼造物者,于此竟谁尸。
雄乌无空冲,雌乌无定飞。
一巢不易成,两口千柴枝。
已高惧风颠,已下忧人窥。
欲集更自翔,既安复重移。
乌巢又生乌,复哺犹可期。
鸱枭亦有巢,母死子后飞。
呜呼造物者,于此竟谁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开篇“雄乌无空冲,雌乌无定飞”勾勒出一幅乌鸦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画面,展示了鸟儿追求自由和自主生活的本能。
接下来的“一巢不易成,两口千柴枝”则透露出建立家园的艰辛。诗人通过描述乌鸦筑巢的不易,暗示了任何成就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与耐心。
“已高惧风颠,已下忧人窥”表现出了鸟儿对于外界威胁的警觉和不安,即便是生活在高处,也难免担心风暴带来的颠覆;即使降至地面,也会担忧人类的窥视。这不仅是对乌鸦本能的描写,更隐喻了人生对于未知与威胁的普遍恐惧。
“欲集更自翔,既安复重移”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安全和自由的追求。即使找到一处安稳之所,也不忘继续寻找更适宜的栖息,体现出一种对生活品质不断追求的精神。
“乌巢又生乌,复哺犹可期”显示了生命的延续和繁衍。乌鸦在自己的巢中孵化新生命,并通过母鸟的哺育展现出了亲情与温暖。
最后,“鸱枭亦有巢,母死子后飞”则是对生命循环的一个描述。即使面对母亲的离去,幼小的乌鸦最终也能独立飞翔,这不仅是一种生物本能的体现,更象征着生命中的成长与坚强。
结尾的“呜呼造物者,于此竟谁尸”则是诗人对于自然万物和生命创造者的深刻感慨。面对这不断生长、死亡和再生的生命链条,诗人发出感叹,不禁质疑在这无尽的循环中,究竟是谁在主导这一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与描绘技巧,更通过乌鸦的生活状态,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意义、自然法则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岭外多好山,阳朔最奇诡。
净洗看山晴,一棹下滩水。
应接初不暇,邂逅无穷美。
生平所未见,见之心为死。
奇者已非山,层出犹未已。
日暮维我舟,翘首更一视。
行空走群兽,攫人伺奇鬼。
竟夕颈为缩,屏息篷窗里。
诘朝挂帆去,高情稍倦矣。
我闻养生射,全名在一矢。
用兵得重瞳,百胜不足恃。
赘若舍人蛇,贱如辽东豕。
行文贵有余,怀才宜知止。
嗟哉阳朔山,所伤惟多耳。
大雅久沦歇,正音委榛芜。
永明肇四声,稍变周汉模。
开皇集八士,牙旷相饰揄。
夜半画刚纪,韵学兹权舆。
承袭一千载,灌莽成康衢。
韩公颇好古,枉啜六经腴。
放者骋游骑,敛者如辕驹。
进退失所恃,不得返皇初。
有宋盛文藻,才老信狂夫。
陈生兴晚明,秉烛照幽墟。
胜广驱除毕,沛下风云趋。
圣清造元音,昆山一鸿儒。
中天悬日月,堂堂烛五书。
上追召陵叟,千载若合符。
斯文有正轨,来者何于于。
江戴扬其波,段孔入其郛。
苗髯最晚出,汇为众说都。
精思屈鬼膝,高论揖唐虞。
鬻熊皎入梦,新火耀天枢。
神光不可熄,长夜一镫孤。
风雪交四壁,焚膏校残书。
人谓髯何惫,髯谓吾自误。
自我与髯友,大海礼间鸥。
时洗筝笛耳,一听秦青讴。
物外有真知,肝鬲助歌歈。
爱髯不忍别,作诗写区区。
《题苗先麓寒镫订韵图》【清·曾国藩】大雅久沦歇,正音委榛芜。永明肇四声,稍变周汉模。开皇集八士,牙旷相饰揄。夜半画刚纪,韵学兹权舆。承袭一千载,灌莽成康衢。韩公颇好古,枉啜六经腴。放者骋游骑,敛者如辕驹。进退失所恃,不得返皇初。有宋盛文藻,才老信狂夫。陈生兴晚明,秉烛照幽墟。胜广驱除毕,沛下风云趋。圣清造元音,昆山一鸿儒。中天悬日月,堂堂烛五书。上追召陵叟,千载若合符。斯文有正轨,来者何于于。江戴扬其波,段孔入其郛。苗髯最晚出,汇为众说都。精思屈鬼膝,高论揖唐虞。鬻熊皎入梦,新火耀天枢。神光不可熄,长夜一镫孤。风雪交四壁,焚膏校残书。人谓髯何惫,髯谓吾自误。自我与髯友,大海礼间鸥。时洗筝笛耳,一听秦青讴。物外有真知,肝鬲助歌歈。爱髯不忍别,作诗写区区。
https://shici.929r.com/shici/9ZvMjAdq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