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头万马似云屯,准备秋风压战尘。
何日将军收虎帐,道旁筑屋免勤民。
边头万马似云屯,准备秋风压战尘。
何日将军收虎帐,道旁筑屋免勤民。
此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争的氛围,通过对军马云集、秋风即将到来带来的战尘预感,以及将军收兵帐篷和民众避难的情景,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感和生活的艰辛。诗人王炎以其深厚的笔力,勾勒出边疆军事与百姓命运交织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战争的悲壮。
边头万马似云屯,准备秋风压战尘。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浩瀚如云的军马与即将到来的秋风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边疆地区即将爆发的激烈战斗。"万马似云屯"形象鲜明,传递了战争的宏大和紧迫感;而"准备秋风压战尘"则透露出战争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未来局势的担忧。
何日将军收虎帐,道旁筑屋免勤民。这两句诗转向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何日将军收虎帐"表达了对和平到来的期盼,以及对战争终结的渴望;"道旁筑屋免勤民"则描绘了在战乱中,人们为了避难而建造临时住所的情景,反映出百姓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争和百姓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种种苦难,以及人民对平静生活的渴望。王炎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笔墨,将历史背景下的军事与民生紧密相连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君不见昔时无诸城,荒丘断陇今人耕。
陵谷湮沈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
忆昔无诸全盛时,都城百雉何逶迤。
连营国步分秦土,绘衮王章入汉仪。
山河巍巍那可恃,跃马屠龙今已矣。
列国犹传赤帝封,曲台尚对沧江水。
沧江水流去不还,故宫落日不堪看。
宝衣夜化空陵火,弓剑秋悬古殿寒。
故人西归从此去,策马秋芜城下路。
欲将陈迹问行人,落叶纷纷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