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车中遥观五峰》
《车中遥观五峰》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五峰天外立,驴脚惯经过。

十载身萍梗,今朝面薜萝。

云低山色暗,风急树声多。

蜡屐何时办,来听樵子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ēzhōngyáoguānfēng
sòng / zhònggōng

fēngtiānwàijiǎoguànjīngguò

shízǎishēnpínggěngjīncháomiànluó

yúnshānànfēngshùshēngduō

shíbànláitīngqiáo

翻译
五座山峰高耸入云,常有驴蹄踏过
十年漂泊如浮萍,今日终于见到薜荔萝藤
乌云低垂,山色显得阴沉,风声疾劲,树摇叶动声嘈杂
何时能穿上蜡屐,前来聆听樵夫的歌声
注释
五峰:五座山峰。
天外:高耸入云。
立:矗立。
驴脚:驴蹄。
惯:习惯。
经过:踏过。
十载:十年。
身:自身。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
今朝:今日。
面:面对。
薜萝:薜荔和萝藤,常用于形容隐士居所。
云低:乌云低垂。
山色:山的颜色。
暗:阴暗。
风急:风势猛烈。
树声:风吹树木的声音。
蜡屐:用蜡制成的木屐,古代文人雅士的鞋子。
何时:什么时候。
办:准备。
来听:前来聆听。
樵子:樵夫。
歌: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仲弓在车中远望五座山峰的情景。"五峰天外立"展现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犹如独立于天地之间。"驴脚惯经过"则暗示诗人对这片山水的熟悉和多次涉足,流露出他对这里的深情厚意。

"十载身萍梗"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十年来如同浮萍随波逐流。"今朝面薜萝"则转而描绘眼前所见,山中藤蔓覆盖,象征着隐逸与宁静,诗人此刻面对着自然的宁静,心境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平复。

"云低山色暗,风急树声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和动态感,低垂的云彩使得山色显得阴沉,疾风吹过,树林发出嘈杂的声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置办一双蜡屐(一种轻便的木屐),以便能更亲近自然,随时前来聆听山中樵夫的歌谣,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出浓厚的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至钱塘江怀严光一首

物色访客星,羊裘下玄纁。

齐国一男子,床褥进北军。

鼎足怒王霸,狂奴哂汉君。

金根至其馆,龙旐何缤纷。

寸心学巢父,洗耳谢放勋。

咄咄呼子陵,道旧至宵分。

故人加腹去,富春自耕耘。

一时弃轩冕,千载留清氛。

我到钱塘上,徘徊钓泽云。

(0)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二十一

珥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

而以三嫔上,窃得九歌来。

清吟动天穆,妙舞独徘徊。

遥望大荒内,须摇真可哀。

(0)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一

越客对罽骇,胡人见布疑。

鸾凤岂常鸟,若木非凡枝。

缅彼八方外,国人安谓奇。

拘拘海内客,井蛙局所知。

瑰儒雅莫信,郭生宁不悲。

(0)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一

弱龄诵其诗,如咏国风歌。

缘情去雕饰,峥嵘障颓波。

每展襟情悦,宛尔挹藤萝。

神契犹旦夕,千载何足多。

今兹溯言旨,道在颜闵科。

欲谂知音人,抒藻写岩阿。

(0)

会稽六首·其五

少爱养性书,今游王充乡。

檀燕青山古,夏盖碧湖长。

公车不肯就,高怀焉可忘。

(0)

游槜李城赞

禹枝稷裔,密为邻奠。王泽替夷,师革乃擅。

宗隳七七,霸成一战。往业俱销,遗墟慨见。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