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本何事,遑遑劳一生。
所过种陈迹,岁月如流星。
贪夫甘死祸,幅纸驰虚名。
晋室有先觉,柴桑老渊明。
大块本何事,遑遑劳一生。
所过种陈迹,岁月如流星。
贪夫甘死祸,幅纸驰虚名。
晋室有先觉,柴桑老渊明。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蔡松年创作,名为《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以及追求虚名的感慨。
“大块本何事,遑遑劳一生。” 开篇以“大块”指代天地万物,提出疑问:天地间的事物究竟为何而存在?紧接着“遑遑劳一生”,感叹人们在忙碌一生后,最终却徒劳无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所过种陈迹,岁月如流星。”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无论是过去经历的事情还是足迹,都如同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无法永恒。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世间一切事物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
“贪夫甘死祸,幅纸驰虚名。” 此句揭示了社会中某些人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付出代价,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将名誉视为追逐的目标,即使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里既有对这种价值观的批判,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
“晋室有先觉,柴桑老渊明。” 最后一句引用了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被称作“先觉”,意为早有预见的人。这里的“柴桑”是陶渊明晚年居住的地方,“老渊明”则指陶渊明晚年的生活状态。蔡松年通过这一引用,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和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时间、名利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海客东瀛外,讶锦字、即日飞来。
裁笺乍寄,发函旋读,鱼雁疑猜。
尺书何止是,云林赉、鲁论一部相偕。
想年来,吾妻岛,人文殊胜前代。
遥望五龙山,征帆卸、闺人愁损眉黛。
弱女泣呱呱,叹耗尽胸怀。
愿浮槎、重到中华,风涛险、琴书欠安排。
停云意,梅岭送春,兰缄试开。
是谁家、种来兰玉。呀呀小语,唐诗初授读。
鬓眉青,衣衫绿。饧箫引、竹马鸠车,嬉游乡塾。
笑谈时、都无拘束。裙屐恣流连,声华馥。
诗客社,酒人局。哦柳絮、更有神仙侣,在金屋。
镜中颜,换韶华,何太速。四五十年,匆匆如转谷。
稳步到公卿,抛簪笏,归来卧林泉,享清福。
人间事,终分付,与儿曹,自检吟筒画轴。
正评量,绿野平泉风景,蓬莱山中,旧交游,来约我,跨黄鹄。
归去来兮,斗鸡走狗,闾巷沈浮。
叹臣之壮也,如人何事,身将隐矣,于世焉求。
四十男儿悲老大,笑那便、车前少八驺。
填胸事,看人奴笞骂,一半封侯。
回首风尘萍梗,怪年来、长傍迷楼。
记广陵风景,青山绿水,琅琊兄弟,长史司州。
名士终朝能妄语,更头没杯中笑不休。
红烛夜,对故园椒酒,想尔风流。
重帘怕卷,乍楼头寒压,沉吟别意。
真个今番分手也,雨雨风风难避。
衰柳无情,落花惹恨,况又关同气。
叮咛保重,不须双袖凝泪。
任它伫月楼虚,评花院冷,莫把离愁系。
薄命自知非独我,今古伤心一例。
断梗飘蓬,浮萍败叶,悟彻今生味。
分飞千里,只期鱼雁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