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处,拈笔写无聊。
残帖春风摹蛱蝶,小窗秋雨谱芭蕉。剪烛话长霄。
追随处,拈笔写无聊。
残帖春风摹蛱蝶,小窗秋雨谱芭蕉。剪烛话长霄。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碧梧姊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回忆。"追随处,拈笔写无聊"开篇即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人通过写作来排遣内心的空虚与寂寞,这种行为本身就充满了情感的寄托。
"残帖春风摹蛱蝶,小窗秋雨谱芭蕉"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春日里残存的字帖上仿佛能看见蝴蝶翩翩起舞,而秋雨中的小窗边则在谱写芭蕉的生长,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蝴蝶与芭蕉,分别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与静谧的思考,春与秋的交替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
"剪烛话长霄"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剪烛夜谈,长夜漫漫,两人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回忆,对话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默契。"长霄"二字不仅描绘了夜空的辽阔,也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情感的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碧梧姊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清代文人情感表达的佳作。
君不见镐池水枯鱼欲鲍,岁岁驱民筑驰道。
又不见雷塘塘上吴公台,引水直从西苑来。
西苑区区乐不足,诏巡淮海观风俗。
千骑秦娥清夜游,院院承恩才十六。
不如离宫别馆四十馀,水殿龙楼恣所如。
舞态乱翻波影里,画眉争斗柳舒初。
十年梦觉江都好,乐极悲来何太蚤。
玉树仍歌建业宫,锦帆不返长安道。
坏堤枯木锁寒烟,陵谷经今几变迁。
落日人行河底路,不堪指点重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