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洲故是小蓬莱,鳌背烟消五色开。
月鼎云中分药送,蓬头海外寄书来。
晴沙金屑眠龙子,芝草瑶芳养鹤胎。
已办游山青竹杖,还能酌我紫霞杯。
玄洲故是小蓬莱,鳌背烟消五色开。
月鼎云中分药送,蓬头海外寄书来。
晴沙金屑眠龙子,芝草瑶芳养鹤胎。
已办游山青竹杖,还能酌我紫霞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仙境相融合的美妙画卷。诗人陈谟以“玄洲故是小蓬莱”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神秘世界。通过“鳌背烟消五色开”,形象地展现了这片仙境的壮丽景象,五彩斑斓的光芒在烟雾散尽后显现,仿佛是大自然最瑰丽的杰作。
接着,“月鼎云中分药送,蓬头海外寄书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处仙境的神奇与超凡脱俗。月光下的药鼎在云海中缓缓移动,似乎在为远方的隐士们输送着珍贵的灵药;而海外的信使,虽然蓬头垢面,却依然不辞辛劳地传递着远方的信息,这种情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连接。
“晴沙金屑眠龙子,芝草瑶芳养鹤胎”则将画面转向更为细腻的自然景观。金色的沙粒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是龙的幼崽在其中沉睡;而芝草和瑶芳滋养着仙鹤的胚胎,这一幕既展现了生命的奇迹,也暗示了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世界。
最后,“已办游山青竹杖,还能酌我紫霞杯”表达了诗人对这片仙境的向往与渴望。他不仅准备好了登山的工具——青竹杖,还期待能在此地品尝到紫霞杯中的佳酿,这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更是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深深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仙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逃避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普遍心态。
伯鸾未山栖,俯首愧贤孟。
一朝相告语,矫首谢三聘。
谢公卧东山,故有经纶兴。
夫人劝之仕,拥鼻作伧咏。
终然为时须,起揽晋国柄。
古人重行藏,二士聿有光。
吾志属有在,姑安此糟糠。
畏作亲友别,况复非中年。
身如三眠蚕,已老翻自缠。
朅来守江关,从事宁独贤。
经年两大入,爟火通甘泉。
石林岂壶中,亦自有一天。
采薇敢言勤,谁与歌劳旋。
上书苦哀祈,倾写志已虔。
坐怀北山岩,未见西溪涟。
人言抟风鹏,不及翳叶蝉。
共挽携手客,可忘曲肱眠。
首鼠信秃翁,胡为尚迁延。
子来幸暖热,愧我一饭先。
清诗似鸣玉,想见蓝田烟。
索去何乃遽,临分重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