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迷雪色,日暮傍江湄。
闹肆明灯急,归渔卷钓迟。
驱寒全仗酒,对坐不能棋。
起望船头白,飘飘花落时。
舟行迷雪色,日暮傍江湄。
闹肆明灯急,归渔卷钓迟。
驱寒全仗酒,对坐不能棋。
起望船头白,飘飘花落时。
这首诗描绘了舟中雪夜的宁静与孤独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舟行迷雪色”,开篇即以“迷”字点出雪色的浓重,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舟行于茫茫雪海中的迷茫与孤独。接着,“日暮傍江湄”一句,将时间推进至黄昏,夕阳西下,舟停靠在江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闹肆明灯急,归渔卷钓迟”两句,对比鲜明。闹肆中的灯火映照出繁华与热闹,与舟中人的孤独形成反差;而归渔之人卷起钓具的动作缓慢,似乎在享受着归家的宁静与满足,这种对比更凸显了舟中人的寂寞与渴望。
“驱寒全仗酒,对坐不能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寒冷与孤独时的应对方式——饮酒取暖,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消磨内心的孤寂,甚至无法静心下棋,可见其心境之深沉。
最后,“起望船头白,飘飘花落时”两句,将视线从舟内转向舟外,船头被雪覆盖,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而“飘飘花落时”则以花落比喻时光流逝,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舟中雪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上天不难知,好恶与我一。
方其未定间,人力破阴骘。
小忍待其定,报应真可必。
季氏生而仁,观过见其实。
端如柳下惠,焉往不三黜。
天有时而定,寿考未易毕。
儿孙七男子,次第皆逢吉。
遥知设罗门,独掩悬罄室。
回思十年事,无愧箧中笔。
但愿白发兄,年年作生日。
一朵乌云起天末,倏忽长驱半天阔。
云头到处急雨来,雨脚错落飞河魁。
吹以南箕更豪横,打窗喷壁催吟咏。
恰惊瓦上碎珠跳,已快檐前银竹映。
平生不识南箕状,且看平畴翻翠浪。
恍然立我三湘间,欲著扁舟相跌宕。
风回雨霁天地新,良苗斗觉添精神。
天意更看七八月,明年无处可打蕨。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