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尘飞白玉堤,烟花何处使人迷。
楼台霁色宜春外,兰蕙风光曲水西。
鸣镝草中惊雉落,引杯湖上听莺啼。
青云开閤怜迟暮,丹壑凭高欲杖藜。
十里尘飞白玉堤,烟花何处使人迷。
楼台霁色宜春外,兰蕙风光曲水西。
鸣镝草中惊雉落,引杯湖上听莺啼。
青云开閤怜迟暮,丹壑凭高欲杖藜。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清明日同肖甫郊游》描绘了清明时节与友人肖甫一同出游的景象。首句“十里尘飞白玉堤”,以飞扬的尘土和洁白的堤岸,展现出郊游路上的热闹与活力。接着,“烟花何处使人迷”一句,通过烟雾般的花影,暗示了春意盎然、景色迷人的环境。
“楼台霁色宜春外”写出了雨后楼台在春光中的清新,而“兰蕙风光曲水西”则进一步描绘了兰花幽香与流水潺潺的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接下来,“鸣镝草中惊雉落,引杯湖上听莺啼”两句,通过鸟鸣和饮酒的细节,展现了郊游时的闲适与乐趣。
最后,“青云开閤怜迟暮,丹壑凭高欲杖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渴望在青山绿水中漫步,享受晚年的宁静与自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明郊游图,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朝阳有鸣凤,不闻千万祀。
鶗鴂摧众芳,晨间先入耳。
秋风白露晞,从是尔啼时。
如何上春日,唧唧满庭飞。
清羸隐几望云空,左掖鸳鸾到室中。
一卷素书消永日,数茎斑发对秋风。
菱花照后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
莫怪人人惊早白,缘君尚是黑头翁。
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
独行风袅袅,相去水茫茫。
白首辞同舍,青山背故乡。
离心与潮信,每日到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