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二月半,桃华红烂熳。
灵云到处逢,衲僧著眼看。
看,看,短棹孤舟,谁居彼岸。
春风二月半,桃华红烂熳。
灵云到处逢,衲僧著眼看。
看,看,短棹孤舟,谁居彼岸。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梵言所作的《颂古九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春天二月半时分,桃花盛开的绚丽景象。"春风二月半,桃华红烂熳"这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风吹拂下桃花娇艳欲滴的画面,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灵云到处逢,衲僧著眼看",诗人以"灵云"暗指禅宗高僧,表达对佛法无处不在的理解,而"衲僧著眼看"则描绘出僧人专注欣赏眼前美景的情态,寓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两句"看,看,短棹孤舟,谁居彼岸",通过"短棹孤舟"的形象,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如舟,未知的彼岸是谁的归宿,流露出一种超脱而又深沉的哲理意味,暗示着人生的探索和寻找。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禅意哲思,既有春天的鲜活,又有修行者的内省,体现了禅宗诗歌的特色。
忆昨湖口扁舟回,雪山九道流皑皑。
半生哀乐一陶写,仍向空墙嘶病马。
西南柱欲穷天行,澄墨惟盈斗分野。
谢公楼头叠嶂横,六月卧听寒虫鸣。
虽云掩阁万山里,耳边隐隐风涛声。
夏云飘飘卷残岫,辽落长天映虚窦。
听风在树意已凉,看月出岭光如昼。
眼前恣意惟晏眠,俯仰随身屋数椽。
聊将破浪乘风意,写入钟鸣落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