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卧病宣城秋将至矣偶忆旧游感而有作》
《卧病宣城秋将至矣偶忆旧游感而有作》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忆昨湖口扁舟回,雪山九道流皑皑。

半生哀乐一陶写,仍向空墙嘶病马。

西南柱欲穷天行,澄墨惟盈斗分野。

谢公楼头叠嶂横,六月卧听寒虫鸣。

虽云掩阁万山里,耳边隐隐风涛声。

夏云飘飘卷残岫,辽落长天映虚窦。

听风在树意已凉,看月出岭光如昼。

眼前恣意惟晏眠,俯仰随身屋数椽。

聊将破浪乘风意,写入钟鸣落叶篇。

(0)
鉴赏

此诗《卧病宣城秋将至矣偶忆旧游感而有作》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卧病时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感慨。

首句“忆昨湖口扁舟回”,诗人追忆起往昔在湖口乘舟归来的情景,湖水波光粼粼,仿佛雪山九道之水流淌,洁白无瑕。接着,“半生哀乐一陶写”表达了诗人一生中的喜怒哀乐都通过诗歌来抒发,而“仍向空墙嘶病马”则暗示了诗人此时身体欠佳,只能在空荡的墙壁前与病马相伴。

“西南柱欲穷天行,澄墨惟盈斗分野”描绘了西南方向的景象,天空广阔,如同斗分野一般清晰。接下来,“谢公楼头叠嶂横,六月卧听寒虫鸣”则展现了诗人想象中的谢公楼前,六月时节,寒虫鸣叫的场景,与炎热的夏季形成鲜明对比。

“虽云掩阁万山里,耳边隐隐风涛声”描述了诗人身处万山之中,虽然被群山遮蔽,但耳边却能隐约听到风涛之声,表现出一种超脱自然的宁静。随后,“夏云飘飘卷残岫,辽落长天映虚窦”描绘了夏日云朵飘动,覆盖着山峦,辽阔的天空映照着虚空的洞穴,画面壮丽而空灵。

“听风在树意已凉,看月出岭光如昼”则表现了诗人静听风吹过树梢,心中已有凉意;抬头望见月亮从山岭后升起,月光如同白昼般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眼前恣意惟晏眠,俯仰随身屋数椽”表达了诗人此时只想安逸地睡眠,随身所处的小屋也显得格外温馨。而“聊将破浪乘风意,写入钟鸣落叶篇”则是诗人想要借着破浪乘风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钟声和落叶的篇章之中,表达了一种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下病痛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题画·其七

何处风吹欸乃歌,烟消日出水增波。

江南无限潇湘意,独是渔舟占得多。

(0)

雨中杂述·其二

凝情不自得,看雨独登楼。

绿树千门晚,凉云五月秋。

暗梁栖湿燕,高壁上枯牛。

有待新波长,南湖弄小舟。

(0)

已而复取古梅一枝映带瓶中转益妍美·其二

㜕娟绰约并含羞,冰骨霜姿本一流。

今夜游仙千里梦,知他是洛是罗浮。

(0)

斋前小山秽翳久矣家兄召工治之剪薙一新殊觉秀爽晚晴独坐诵王临川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之句因以为韵赋小诗十首·其三

小山蔓苍萝,经时失崷崒。

秋风忽披屏,姿态还秀出。

层峰上崇垣,徘徊见西日。

(0)

除夕·其二

辟瘟细细爇灵丹,坐倚寒檠向夜阑。

腊意亦知人恋岁,为留残雪隔年看。

(0)

经汝阳雨中冯太守邀饮

廨宇云深五月寒,眼惊檐溜忽鸣湍。

不缘地主宾筵盛,那得天涯旅况宽。

散帙但吟神女赋,移舟须上使君滩。

闻歌渐觉乡音似,家近宁嗟行路难。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