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通幽径,依依敞竹门。
乱云低白昼,疏雨湿黄昏。
犬吠当林屋,鸦归隔水村。
呼儿供枣栗,独自酌芳樽。
一户通幽径,依依敞竹门。
乱云低白昼,疏雨湿黄昏。
犬吠当林屋,鸦归隔水村。
呼儿供枣栗,独自酌芳樽。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幽居晚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一户通幽径”,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小屋坐落在一条僻静的小路尽头,透露出隐居者的孤独与宁静。接下来的“依依敞竹门”则进一步展现房屋的简朴和主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
“乱云低白昼,疏雨湿黄昏”两句,通过描绘乱云低垂、稀疏的雨滴打湿了黄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阴郁而湿润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诗人内心的沉思。夜晚即将来临,犬吠声穿透林间小屋,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而“鸦归隔水村”的画面则展现出远处村庄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呼儿供枣栗,独自酌芳樽”,诗人呼唤孩子前来分享丰收的果实,自己则独自品酒,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也暗含着诗人对孤独时光的享受和对平淡生活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幽居生活中的琐碎日常,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内心世界。
凉叶萧萧生远风,晓鸦飞度望春宫。
越人归去一摇首,肠断马嘶秋水东。
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
况是曾同宿,相违便隔年。
问颜知更少,听话想踰玄。
古箓文垂露,新金汞绝烟。
蜂供和饵蜜,人寄买溪钱。
紫燕长巢硐,青龟忽上莲。
箧藏徵隐诏,囊佩摄生篇。
圃暖芝台秀,岩春乳管圆。
池栖子孙鹤,堂宿弟兄仙。
幸阅灵书次,心期赐一编。
晓看呈使范,知欲敕星轺。
水国难驱传,山城便倚桡。
秉筹先独立,持法称高标。
旌旆临危堞,金丝发丽谯。
别愁当翠巘,冤望隔风潮。
木落孤帆迥,江寒叠鼓飘。
客鸿吴岛尽,残雪剡汀消。
坐想休秦狱,春应到柳条。
何事轻舟近腊回,茅家兄弟欲归来。
封题玉洞虚无奏,点检霜坛沆瀣杯。
云肆先生分气调,山图公子爱词才。
殷勤为向东乡荐,洒扫含真雪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