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
况是曾同宿,相违便隔年。
问颜知更少,听话想踰玄。
古箓文垂露,新金汞绝烟。
蜂供和饵蜜,人寄买溪钱。
紫燕长巢硐,青龟忽上莲。
箧藏徵隐诏,囊佩摄生篇。
圃暖芝台秀,岩春乳管圆。
池栖子孙鹤,堂宿弟兄仙。
幸阅灵书次,心期赐一编。
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
况是曾同宿,相违便隔年。
问颜知更少,听话想踰玄。
古箓文垂露,新金汞绝烟。
蜂供和饵蜜,人寄买溪钱。
紫燕长巢硐,青龟忽上莲。
箧藏徵隐诏,囊佩摄生篇。
圃暖芝台秀,岩春乳管圆。
池栖子孙鹤,堂宿弟兄仙。
幸阅灵书次,心期赐一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寄茅山何道士》。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道家生活和修养的一种向往与赞美之情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两句,通过“玉舄”(古代用玉制成的剑或佩饰)和“丹诀”(道教的秘密咒语)的描写,表达了对道家修行者那份清净、高洁生活状态的欣赏。诗人借此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
“况是曾同宿,相违便隔年”则是表达了与这位道士之间的情谊和离别之感。即使曾经有过共同的居处,但现实中的人生变迁,让他们很快就分隔开来,即便想起往事,也只能感慨时光飞逝。
“问颜知更少,听话想踰玄”两句则是表达了对道士之所以能够长寿不老、保持年轻容颜的奥秘的好奇与追求。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递了一种对于自然规律、生命延续和精神修养的探索。
接下来的几句“古箓文垂露,新金汞绝烟。蜂供和饵蜜,人寄买溪钱”则是对道士生活的一种描绘,通过“古箓文”、“新金”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之美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关系的思考。
随后,“紫燕长巢硐,青龟忽上莲。箧藏徵隐诏,囊佩摄生篇”等句子,是对道士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场景和象征性的描写,如“紫燕”、“青龟”都是道教中常见的灵异之物,用以表达诗人对于道家修行中的神秘与超然之境的向往。
最后,“圃暖芝台秀,岩春乳管圆。池栖子孙鹤,堂宿弟兄仙。幸阅灵书次,心期赐一编”则是对自然景观和道家生活的一种美好描绘,以及诗人对于获得道家知识、修行秘籍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与道家生活之神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赞赏。
一时封植由谁力,万古樵莱偶自全。
不惜以材同失地,好留更老共支天。
人疑久有神灵守,客爱生无雨露偏。
为语长松号孤劲,得秦封爵果何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