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梦绕、香溪深处。倚槛调莺,隔帘吹絮。
归去西泠,昔游零落少佳趣。
故人应记,休忘了、旧盟鸥鹭。
一笑重逢,又剪烛、西窗夜雨。迟暮。
问长卿游倦,底事尚成秋旅。离怀无据。
更听到、一声南浦。
倘双栖、稳羡文禽,早料理、五湖家具。
莫说与林逋,恐有梅花愁汝。
记梦绕、香溪深处。倚槛调莺,隔帘吹絮。
归去西泠,昔游零落少佳趣。
故人应记,休忘了、旧盟鸥鹭。
一笑重逢,又剪烛、西窗夜雨。迟暮。
问长卿游倦,底事尚成秋旅。离怀无据。
更听到、一声南浦。
倘双栖、稳羡文禽,早料理、五湖家具。
莫说与林逋,恐有梅花愁汝。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友人的相聚与别离,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香溪”、“西泠”、“鸥鹭”、“西窗夜雨”、“五湖家具”等,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蕴含了深邃的寓意。
“记梦绕、香溪深处”,开篇即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仿佛梦境中的幽静溪流,引人遐想。接下来,“倚槛调莺,隔帘吹絮”,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莺啼柳絮,生机勃勃,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归去西泠,昔游零落少佳趣”,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逝,昔日的欢乐已不再。接着,“故人应记,休忘了、旧盟鸥鹭”,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即使时光荏苒,也要记得曾经的约定,如同鸥鹭之间的友谊一般纯洁而长久。
“一笑重逢,又剪烛、西窗夜雨”,再次描绘了与友人的相聚,夜雨中的烛光,温馨而浪漫,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然而,“迟暮”一词的引入,又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以及对年华易逝的感慨。
“问长卿游倦,底事尚成秋旅”,借用了司马相如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是否厌倦了漂泊生活的关切,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现状的反思。接下来,“离怀无据”,直接点明了离别的忧伤,没有确切的理由,只有深深的不舍。
“更听到、一声南浦”,南浦多指送别之地,这一句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仿佛在耳边回响的,是离别的哀愁。最后,“倘双栖、稳羡文禽,早料理、五湖家具”,表达了对友人能够找到安定生活的祝愿,同时也有着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思考,希望未来能像文禽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莫说与林逋,恐有梅花愁汝”,以林逋(北宋诗人)的隐居生活为喻,提醒友人不要过于沉溺于孤独的生活,担心梅花(象征高洁、孤独)会带来愁绪。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破柏作书匮,匮牢柏复坚。
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
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
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
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
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
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
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为郡已多暇,犹少勤吏职。
罢郡更安闲,无所劳心力。
舟行明月下,夜泊清淮北。
岂止吾一身,举家同燕息。
三年请禄俸,颇有馀衣食。
乃至僮仆间,皆无冻馁色。
行行弄云水,步步近乡国。
妻子在我前,琴书在我侧。
此外吾不知,于焉心自得。
海山郁郁石棱棱,新豁高居正好登。
南临赡部三千界,东对蓬宫十二层。
报我楼成秋望月,把君诗读夜回灯。
无妨却有他心眼,妆点亭台即不能。
少年宾旅非吾辈,晚岁簪缨束我身。
酒散更无同宿客,诗成长作独吟人。
蘋洲会面知何日,镜水离心又一春。
两处也应相忆在,官高年长少情亲。
三岁相依在洛都,游花宴月饱欢娱。
惜别笙歌多怨咽,愿留轩盖少踟蹰。
剑磨光彩依前出,鹏举风云逐后驱。
从此求闲应不得,更能重醉白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