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洗竹》
《洗竹》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去年春笋密相扶,洗去心图翠色疏。

高节欲令人尽见,枉枝何惜手亲除。

临川常可持为钓,待凤犹能饱有馀。

须看月明风劲夜,寒声薄影满茅居。

(0)
翻译
去年春天竹笋繁茂相互依偎,洗净心灵渴望清新的绿色。
高洁的竹节想要让人人都能看到,歪斜的枝干何必吝惜亲手修剪。
在河边常常可以拿着竹竿垂钓,等待凤凰的到来还能剩下许多。
夜晚月光明亮、风力强劲时,竹林的寒声与稀疏光影洒满茅屋。
注释
春笋:春季生长的竹笋。
心图:内心的期望或向往。
高节:比喻高尚的节操。
枉枝:指不直的竹枝。
临川:河边。
钓:钓鱼活动。
待凤:期待凤凰的到来,象征吉祥。
寒声:竹子在风中发出的声音。
茅居:简陋的草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景,诗人通过对竹子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好的欣赏和珍视之情。

“去年春笋密相扶,洗去心图翠色疏。”这里,“去年春笋”指的是一年生的新竹,生长得十分茂密。它们“密相扶”,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幼小的生命互相依偎、支撑的情景。“洗去心图翠色疏”,则是说诗人用水清洗竹叶,去除尘埃,让原本就鲜绿色的竹子更加显得干净和通透。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高节欲令人尽见,枉枝何惜手亲除。”这里,“高节”指的是竹子笔直的节间。“欲令人尽见”,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些美好的景象展现给所有人的愿望。而“枉枝何惜手亲除”,则显示出诗人对这些不必要、杂乱的枝条持有宽容态度,不忍心用手去除。

“临川常可持为钓,待凤犹能饱有馀。”这两句诗转换了视角,从竹子的美好转向了生活中的乐趣。“临川”指的是河边,“常可持为钓”,意味着诗人常在这里垂钓。然后“待凤犹能饱有馀”,则是说即便是神鸟凤凰降临,也依然能够从这丰富的自然中获得满足,感受到大自然赋予的恩惠。

最后,“须看月明风劲夜,寒声薄影满茅居。”这里诗人在一个月朗星稀、风力强劲的夜晚,聆听竹子在风中的“寒声”,并且感受到它们的“薄影”覆盖着自己的茅屋。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园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感悟,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那种宁静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燕都偶成

乐育英才迈汉雍,独怜浮迹抗尘容。

惊寒雁阵声初断,入夜鲈鱼味至浓。

吹透邻墙三弄笛,撞开窗户五更钟。

晓来又向金台看,满目云山似梦中。

(0)

水哀十首·其九

龙门流断眼中过,百载春光掷一梭。

偕老本期终莫尽,朱弦无奈断来何。

千年丹桂依明月,万丈长松附女萝。

那料半途遭不偶,龙门流断眼中过。

(0)

风哀十首·其三

云影涛声天地悲,酸风凄切动愁思。

夫君万里登天日,儿子三秋学语时。

此恨那能消得尽,有缘何处再相期。

晚来独向花前坐,云影涛声天地悲。

(0)

梅花百咏·其八十八谩兴

批风抹月满墙阶,风满虚窗月满怀。

花映席帘人共坐,酒催诗句不安排。

剥胎换骨天工巧,仰面回头雪色揩。

偏觉一番清且切,半江寒水洗心斋。

(0)

梅花百咏·其七十八性天

浅浅寒流远远山,真容赢得出尘寰。

玉堂景致半林外,草舍家风万壑间。

上达精神应绝品,勿忘节度已成丹。

生来不是和光伴,怪尔风霜别一班。

(0)

梅花百咏·其四十三怀古

月洗冰壶一镜清,分明照见老先生。

故人只有林和靖,知己非无宋广平。

冷落南塘嫌俗态,凄凉东阁动诗情。

未拈一字骚经上,千载相看作目成。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