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迹江湖权远祸,读书千载有台垂。
虎贲曾动中郎慕,亲切宁知未若斯。
避迹江湖权远祸,读书千载有台垂。
虎贲曾动中郎慕,亲切宁知未若斯。
此诗《润州道中杂咏八首(其三)读书台》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避迹江湖权远祸,读书千载有台垂”两句,描绘了读书之人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世界的宁静与深远。接着,“虎贲曾动中郎慕,亲切宁知未若斯”两句,以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读书人高尚情操和深刻智慧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读书之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整首诗在赞美读书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中追求功利行为的反思,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价值。
三年转东南,足迹不得息。
新霜未压瘴,已畏贼马迫。
苍黄度岭去,山路枫叶赤。
慨然念平生,谬自有欣戚。
交游半鬼录,在者费相忆。
朱卿早闻道,一如见旧识。
新诗入要妙,如射已破的。
我行囊贮空,所至但四壁。
岂如投异县,忽枉和氏璧。
斯文得未丧,岂不系人力。
出门仰高山,此道如矢直。
已流之水不可以复回,已往之日不可以复来。
唯有野外篱边之黄菊,年年岁岁见花开。
君如此菊不我厌,处处相逢同酒杯。
三年丧乱那可说,君头已白我齿缺。
高才抑塞久未用,坐守松桧凌霜雪。
君今又作章贡游,我犹少忍住筠州。
破屋不忧遭鬼瞰,端坐或恐贻神羞。
求田问舍古所叹,敢有远去惟身谋。
为约岭南三数子,明年乘兴欲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