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市篇》
《燕市篇》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日月忽不淹,功名行蹉跎。

神怒色不变,吾何如荆轲。

名随朝露晞,体与蜉蝣化。

嗟尔世上人,悠悠一何多。

驱车临幽州,褰裳涉滹沱。

渐离为击筑,田光和悲歌。

四顾莽无人,泪下随风沙。

英雄无私雠,燕秦终不和。

持此七尺身,为君湛太阿。

(0)
鉴赏

这首诗《燕市篇》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激昂,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中“日月忽不淹,功名行蹉跎”两句,以日月的短暂比喻人生的短暂,功名的易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功名虚幻的感慨。接着,“神怒色不变,吾何如荆轲”一句,借荆轲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与勇气,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名随朝露晞,体与蜉蝣化”则进一步描绘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如同朝露般易逝,如同蜉蝣般短暂存在,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在于精神的永恒,而非物质的累积。

“嗟尔世上人,悠悠一何多”一句,是对世人的感叹,表达了对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时忽视生命本质的忧虑,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后半部分“驱车临幽州,褰裳涉滹沱”描绘了诗人前往幽州的情景,充满了壮志豪情。接下来的“渐离为击筑,田光和悲歌”引用了历史典故,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共鸣,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四顾莽无人,泪下随风沙”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最后,“英雄无私雠,燕秦终不和。持此七尺身,为君湛太阿”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的向往,以及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抉择,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为理想而奋斗。

整体而言,《燕市篇》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对人生的独到见解,还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

征骖稍靡靡,去国方迟迟。

路绕南登岸,情摇北上旗。

故人怜别日,旅雁逐归时。

岁晏无芳草,将何寄所思。

(0)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缅然万里露,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0)

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

卧疾尝晏起,朝来头未梳。

见君胜服药,清话病能除。

低柳共系马,小池堪钓鱼。

观棋不觉暝,月出水亭初。

(0)

郡斋南池招杨辚

郡僻人事少,云山常眼前。

偶从池上醉,便向舟中眠。

与子居最近,周官情又偏。

闲时耐相访,正有床头钱。

(0)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时辈似君稀,青春战胜归。

名登郤诜第,身着老莱衣。

称意人皆羡,还家马若飞。

一枝谁不折,棣萼独相辉。

(0)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其三

富贵徒言久,乡闾殁后归。

锦衣都未着,丹旐忽先飞。

哀挽辞秦塞,悲笳出帝畿。

遥知九原上,渐觉吊人稀。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