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是昭明身后身,为楼日日倚嶙峋。
若非山水弦中见,那解游鱼听入神。
君是昭明身后身,为楼日日倚嶙峋。
若非山水弦中见,那解游鱼听入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后世之人,与昭明有着某种精神上的联系,他建造了一座名为“清音楼”的建筑,每日倚靠在楼边,眺望山川,聆听流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山水弦中见”和“游鱼听入神”这两句,将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融合,暗示了建造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后世之人的敬仰之情。
衰老何萧索,亲朋半别离。
未终梅室语,已赋竹堂诗。
恶况吾方剧,来书子勿迟。
寒藤绾蛇蚓,相记待他时。
久识死为灭,正缘情未忘。
宿因吾已断,恶债尔先偿。
临老翻如衍,平生错笑商。
莫风吹雨至,老泪并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