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识死为灭,正缘情未忘。
宿因吾已断,恶债尔先偿。
临老翻如衍,平生错笑商。
莫风吹雨至,老泪并淋浪。
久识死为灭,正缘情未忘。
宿因吾已断,恶债尔先偿。
临老翻如衍,平生错笑商。
莫风吹雨至,老泪并淋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的《哭畋》。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生死、情感以及人生错觉的深刻反思。
首句“久识死为灭”,诗人已经认识到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接着“正缘情未忘”一句,揭示了情感的羁绊使得对死亡的认识并未完全彻底。这种矛盾的情感状态,反映了人对生命与情感的复杂态度。
“宿因吾已断,恶债尔先偿。”这里提到的是因果报应的概念,暗示着过去的错误行为(恶债)将由自己承担,而“宿因”则表明这些错误源于过去的某种原因,现在已被切断,即诗人通过某种方式或经历,已经摆脱了过去的束缚。
“临老翻如衍,平生错笑商。”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晚年对过往生活的反思,发现年轻时的许多行为和判断都是错误的,充满了讽刺和自我反省。这里的“商”可能指的是商人或商业行为,暗示诗人可能在年轻时过于追求物质或世俗的成功,而现在看来,这些都是虚妄的。
最后,“莫风吹雨至,老泪并淋浪。”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生命即将结束的无奈和感慨。风雨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不确定性,而“老泪并淋浪”则是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深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刻的自我反思,探讨了生命、情感、因果以及时间的流转,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帐冷香销夜。断肠吟、生平一事,最伤心者。
记得琉璃为砚匣,新咏玉台频借。
春去矣、小楼花谢。
诵偈朝云会现影,怨东风、两次吹兰麝。
看燕燕、香泥惹。判官自判氤氲且。
白尚书歌填长恨,再生缘也。
世味从来皆嚼蜡,情绪偏同啖蔗。
梦断了、浮香精舍。
君语如斯吾怕听,便英雄、泪也如铅泻。
儿女恨、那堪写。
别绪萦怀抱。念近来,安和眠食,娇婴乐笑。
蜗角蝇头何足论,且自心存古道。
想治郡,风猷清峭。
保赤经纶推爱子,坐春台,万姓争欣祷。
争颂赞,使君好。爱憎毁誉休争较。
一任取,高牙大帱,不堪同调。
共有天家司牧寄,我自冰渊励操。
公论在,蛮华犵鸟。
待得甘棠歌四溢,看神君,气与秋天杳。
须不学,宦途巧。
明月照行路,青松起悲风。
凉秋饶霜露,草木行已空。
顾影不自得,起行荒寂中。
道逢双石阙,知为古幽宫。
古人不可见,丰碑自穹窿。
上题生前爵,下表没世功。
辛勤名世图,岁久已尘蒙。
剔藓三过读,漫灭不可终。
人生本柔脆,所恃身后公。
金石且复尔,浮云安足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