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脱初惊老渐临,江潭摇落感同深。
冯夷鼓怒昏东海,誇父淩虚弃邓林。
食肉本无飞虎相,知天聊隐候虫吟。
守玄尚白吾何择,愁绝虞卿去国心。
齿脱初惊老渐临,江潭摇落感同深。
冯夷鼓怒昏东海,誇父淩虚弃邓林。
食肉本无飞虎相,知天聊隐候虫吟。
守玄尚白吾何择,愁绝虞卿去国心。
这首诗名为《脱齿》,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王易所作。诗中以个人的牙齿脱落为引子,感叹岁月无情,人生衰老。"江潭摇落感同深"描绘了秋天江边景色的凄凉,诗人与自然景象产生共鸣,深感时光流逝。
接下来的两句"冯夷鼓怒昏东海,誇父淩虚弃邓林",借用了神话故事,冯夷象征水神,夸父则是逐日的英雄,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思考。"食肉本无飞虎相,知天聊隐候虫吟",诗人以自然界生物自比,暗示自己虽身处世间,却无法改变命运,只能默默承受。
最后两句"守玄尚白吾何择,愁绝虞卿去国心","守玄尚白"可能寓言人生的黑白是非,诗人表示在面对无奈的选择时,内心充满了虞姬离别项羽般的悲愁,表达了去国离乡、仕途失意的哀愁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片帆浮桂水,落日天涯时。
飞鸟看共度,闲云相与迟。
长波无晓夜,泛泛欲何之。
结发逐鸣鼙,连兵追谷蠡。
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
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
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
列嶂高烽举,当营太白低。
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
截海取蒲类,跑泉饮鸊鹈。
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