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青山紫绣围,平湖万顷碧罗衣。
风摇酒面金鳞活,月弄波光玉篆飞。
醉客半眠红烛下,画船行唱采莲归。
十年衣袖遮尘土,惆怅飞云满翠微。
四面青山紫绣围,平湖万顷碧罗衣。
风摇酒面金鳞活,月弄波光玉篆飞。
醉客半眠红烛下,画船行唱采莲归。
十年衣袖遮尘土,惆怅飞云满翠微。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回忆西湖美景时的情感体验。首句“四面青山紫绣围”,以生动的色彩比喻,形象地写出西湖四周山峦青翠如锦绣,环境优美。次句“平湖万顷碧罗衣”则将湖水比作一匹巨大的碧绿绸缎,展现出湖水的广阔与宁静。
“风摇酒面金鳞活”写风轻轻吹过,湖面泛起的涟漪仿佛是金色的鱼鳞在跳跃,富有动态感。而“月弄波光玉篆飞”则通过月光下的波光粼粼,想象为玉篆(可能指玉雕的文字或图案)在水中飘动,增添了神秘和诗意。
“醉客半眠红烛下”描绘了诗人或游客在醉意中倚着红烛,半梦半醒的状态,流露出闲适与惬意。最后一句“十年衣袖遮尘土,惆怅飞云满翠微”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十年时光过去,曾经的欢愉如今只能在记忆中找寻,心头充满淡淡的惆怅,望着远处的翠微山色,更显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怀旧情感。
佛印老秃翁,片言拄苏子。
禅床咫尺间,忽掷千万里。
不解弦中调,如风过牛耳。
却望妙高台,嵯峨插天起。
俊雕摩空没,波平四如砥。
意气稍得舒,归来对隐几。
卷我广长舌,避汝坚利齿。
初若锥遇锤,契则针投水。
欲识苏子谁,长爪梵志是。
不向无智生,宁向有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