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醴泉院》
《醴泉院》全文
唐 / 和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万山岚霭簇洋城,数处禅斋尽有名。

古柏八株堆翠色,灵泉一派逗寒声。

暂游颇爱闲滋味,久住翻嫌俗性情。

珍重支公每相勉,我于儒行也修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uányuàn
táng / níng

wànshānlánǎiyángchéngshùchùchánzhāijìnyǒumíng

bǎizhūduīcuìlíngquánpàidòuhánshēng

zànyóuàixiánwèijiǔzhùfānxiánxìngqíng

zhēnzhòngzhīgōngměixiāngmiǎnxíngxiūxíng

注释
万山:众多的山。
岚霭:山间的雾气。
簇:聚集。
洋城:大城。
禅斋:禅寺。
有名:有名气。
古柏:古老的柏树。
堆翠色:堆积出翠绿的颜色。
灵泉:神圣的泉水。
逗寒声:发出寒冷的声音。
暂游:短暂游玩。
闲滋味:悠闲的乐趣。
久住:长期居住。
俗性情:世俗的情感。
珍重:重视,敬重。
支公:指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
相勉:互相鼓励。
儒行:儒家的行为准则。
修行:修炼,修行。
翻译
万座山峦雾气缭绕簇拥着城市,几处禅寺都有响亮的名声。
古老的柏树排列成一片翠绿,清澈的泉水发出寒冷的声音。
暂时游玩我十分喜爱悠闲的时光,长久居住却嫌世俗的情感。
常常想起支公的教诲,我也在儒家行为中修炼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如画的佛寺环境,万山环抱,岚霭缭绕,洋城隐现。数处名贵的禅斋散布其间,每一处都有它的美名和历史。古老的柏树八株,枝叶茂密,呈现出深邃的翠绿色彩;清澈的灵泉流淌其间,一股股清泉声响起,宛如自然之琴瑟。

诗人表达了对这片净土的喜爱和暂时的沉醉,但同时也透露出久居则会生出厌倦,对于俗世的情感有所反思。末尾,诗人提到与“支公”的勉励和交流,以及自己对于儒家修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通过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清净之境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和凝
朝代:唐   字:成绩   籍贯: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   生辰:898-955年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
猜你喜欢

诏复滨海迁民故业三首·其三

死生谁复问身名,尚在屏幪怆倍生。

妻子流离今已过,家园存没眼前成。

辞巢社燕先秋恨,泪血啼鹃薄暮情。

天道好还凭未得,人心将作感恩平。

(0)

石长老入闽已有别句临行再书扇头二首·其二

一瓢峡涧冰霜重,千里云幢身世轻。

话月总教随刹土,临门犹悔出山情。

庾关古已多行客,乌石今仍对会城。

拄杖到时春已半,堂前不信草频生。

(0)

寄海幢首座

髼松雪鬓满头斑,垂老于今始入山。

上岭人扶登绝顶,下坡杖倚到前关。

晚秀茆房还我住,龙王书阁待僧閒。

封题却忆舟中语,写去新诗一破颜。

(0)

得顿修返匡山信

忧极忽传匡岳信,平安不敢问归程。

一腔热血此生毕,两地关心到死轻。

闻道自通先世论,感时当忆住山情。

荷花残落西风起,淅沥长疑户外声。

(0)

西樵写怀十首·其五

世外难忘物我情,败非成是不须争。

时来用尽生前福,事去徒矜死后名。

一念乍兴旷劫累,万缘休歇此身轻。

林泉大有甘心处,寒夜孤筇傍月行。

(0)

归隐罗浮诗报老父

潦倒云岩日惘然,听泉时枕石头眠。

且非有意逃人世,那得閒情结俗缘。

盖代勋名都是梦,大家生死倩谁肩。

年来老大心须歇,百劫光辉在目前。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