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汉皋晚,相思湘水春。
若非捐佩者,定是解珠人。
根头春已动,枝面雪浑消。
称是黄金屋,寻常贮阿娇。
南枝已先暖,北枝犹苦寒。
笛中吹不尽,画里得相看。
故人不可见,梅花如故人。
相思隔明月,独吟逄早春。
相见汉皋晚,相思湘水春。
若非捐佩者,定是解珠人。
根头春已动,枝面雪浑消。
称是黄金屋,寻常贮阿娇。
南枝已先暖,北枝犹苦寒。
笛中吹不尽,画里得相看。
故人不可见,梅花如故人。
相思隔明月,独吟逄早春。
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联“相见汉皋晚,相思湘水春”通过描绘汉皋夜晚的相遇和湘水春天的相思,暗示了时空的遥远和情感的绵长。接下来,“若非捐佩者,定是解珠人”将思念之人比喻为古代故事中的赠珠或解佩之人,寓意其珍贵与深情。
“根头春已动,枝面雪浑消”描绘了梅花在春天到来时生机盎然的情景,暗喻友人的情感也在悄然萌发。接着,“称是黄金屋,寻常贮阿娇”运用典故,将梅花比作富贵之家,寓言友人如同被珍藏的佳人,令人向往。
“南枝已先暖,北枝犹苦寒”通过对比梅花的不同生长状态,象征着诗人与友人间的境遇差异,以及对友人处境的牵挂。后两联“笛中吹不尽,画里得相看”和“故人不可见,梅花如故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将梅花与友人形象融为一体,即使现实中无法相见,也能在艺术中寄托相思。
最后,“相思隔明月,独吟逢早春”以月夜和早春的景象收束全诗,既写出诗人独自吟咏的寂寥,又借早春之景寄寓希望与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深沉,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黄玠的高超艺术才华。
昧爽赴吴淞,落日归黄浦。
挟书独往来,海鸥久为伍。
锡名乃曰胜,好胜由尔父。
未明唤儿起,去去不言苦。
回头望楼窗,目力尽街树。
饥饱儿自知,风雨儿自禦。
安知尔已伤,精髓暗中腐。
卧床未十日,到死无一语。
无穷父子情,草草遂终古。
倚楼默自失,泪眼复何睹?
唐拓旧传李氏本,荆川父子留私篆。
国初鉴赏得朱查,武梁祠像名初显。
衎斋秘藏凡几载,旋入扬州玲珑馆。
佩兮割爱遗汪君,转赠秋盦意殊款。
秋盦嘉祥获遗石,重立武祠抉幽隐。
前后石室文益多,载籍未收剔苔藓。
殷勤持此寄覃溪,好古天教福双眼。
尽资两汉记金石,辨證详明助新纂。
猿叟赋诗石洲继,道光季年事非远。
济宁李氏久失之,宝物何缘出京辇。
十四图才存十一,馀烬居然脱兵燹。
流传先后粗可稽,题跋如林幸无损。
李君自序具颠末,时士续咏见盛晚。
老夫敛笔复何云,聊快任城璧终返。
严侯本武人,科举偶所慕。
弃官更纳粟,被刖尝至屡。
平生等身书,弦诵遍行路。
晚邀进士赐,食报一何暮。
回思丙丁间,春闱我犹赴。
都门有文会,子作必寄附。
传观比尤王,一读舌俱吐。
谁知厄场屋,同辈空交誉。
天倾地维绝,万事逐烟雾。
八股竟先亡,当时殊不悟。
寒窗抱卷客,亿兆有馀诅。
吾侪老更黠,检点誇戏具。
烦君发庄论,习气端如故。
东城巷陌年年异,双栝拿空最能记。
故人何往门庭是,门外悲风入吾袂。
当年无日不相见,昼语夜谈乐难比。
忆尝酒半去不告,君自追我及水次。
仰天执手长太息,过尔摧折非吾意。
子宜为世善自爱,是时被酒已微醉。
我居才距一牛鸣,强遣肩舆为送致。
一日塘边独徙倚,野鸭蔽天带霜气。
北来下舆当我前,指看秋峦共称快。
平生平生几知己,此情此情非梦寐。
钵山顾五号能诗,写我思君得深味。
东海鲸,鬐插铁牙如雪山,眼如月。
前驱虎头鲨,后挈三足鳖。尾一掉,天纲崩,地维缺。
吞三闽,啖百粤。飞涎喷沫,弟兄作穴。
岩潭生子孙,天吴弯弓弓靶折,四海波涛尽流血。
东皇太乙,乘鱼从霞。长纶臣饵,羁縻钩加。
渔彭蠡,猎黄池,鲸亦穿腮京口来。
京口来,游不动,化为鳅,空嗫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