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鲸,鬐插铁牙如雪山,眼如月。
前驱虎头鲨,后挈三足鳖。尾一掉,天纲崩,地维缺。
吞三闽,啖百粤。飞涎喷沫,弟兄作穴。
岩潭生子孙,天吴弯弓弓靶折,四海波涛尽流血。
东皇太乙,乘鱼从霞。长纶臣饵,羁縻钩加。
渔彭蠡,猎黄池,鲸亦穿腮京口来。
京口来,游不动,化为鳅,空嗫喁。
东海鲸,鬐插铁牙如雪山,眼如月。
前驱虎头鲨,后挈三足鳖。尾一掉,天纲崩,地维缺。
吞三闽,啖百粤。飞涎喷沫,弟兄作穴。
岩潭生子孙,天吴弯弓弓靶折,四海波涛尽流血。
东皇太乙,乘鱼从霞。长纶臣饵,羁縻钩加。
渔彭蠡,猎黄池,鲸亦穿腮京口来。
京口来,游不动,化为鳅,空嗫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神秘的海洋景象,以东海鲸为主角,展现了其威猛与力量。"鬐插铁牙如雪山,眼如月"形象地刻画了鲸鱼的雄壮和神秘,如同雪山和皎洁的月光。"前驱虎头鲨,后挈三足鳖"进一步描绘了鲸鱼带领群兽的场景,显示出其在海洋中的霸主地位。
"尾一掉,天纲崩,地维缺"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鲸鱼的力量足以撼动天地。接下来描述鲸鱼的破坏力,"吞三闽,啖百粤",以及其飞沫喷沫带来的恐慌,"弟兄作穴",生动地展现了鲸鱼对周围生物的震慑。
诗人还借用了神话传说,如天吴和东皇太乙,增添了神秘色彩。"长纶臣饵,羁縻钩加"象征着人类试图捕捉鲸鱼,但最终"鲸亦穿腮京口来",暗示了鲸鱼的逃脱和反抗。最后,鲸鱼化为鳅,无声地游动,寓意其命运的转变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通过描绘东海鲸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杨维桢作为元末明初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之气,又富含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