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衔我发,是夕亦梦飞。
飞飞遭金丸,翼塌心中悲。
车前有役夫,梦醒心依依。
忆为南面王,悔使魂魄归。
梦觉两相羡,更迭为盛衰。
未辨觉非梦,饮矣休猗违。
飞鸟衔我发,是夕亦梦飞。
飞飞遭金丸,翼塌心中悲。
车前有役夫,梦醒心依依。
忆为南面王,悔使魂魄归。
梦觉两相羡,更迭为盛衰。
未辨觉非梦,饮矣休猗违。
这首诗以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形式,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复杂情感。诗人通过“飞鸟”、“金丸”、“南面王”的意象,以及“觉非梦”的哲思,描绘了对生命状态的深刻反思。
首先,“飞鸟衔我发,是夕亦梦飞”,开篇即以飞翔的意象引入,仿佛预示着接下来将探讨的是一种超脱现实的境界或心灵的自由。飞鸟象征着自由与梦想,而“我发”则可能代表了束缚与现实的羁绊。这一句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接着,“飞飞遭金丸,翼塌心中悲”,描述了飞翔中的困难与挑战。金丸象征着命运的不测与外界的威胁,翼塌则表达了面对困境时内心的痛苦与挫败感。这一转折揭示了追求自由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挑战与艰辛。
“车前有役夫,梦醒心依依”,转而以现实生活的场景作为对比,车前的役夫代表了日常生活的劳苦与责任,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照。梦醒后的心依依,表达了对梦境中自由与美好的留恋与不舍。
“忆为南面王,悔使魂魄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南面王象征权力与地位,诗人回忆曾经的辉煌,却因某种原因(可能是悔悟或现实的压迫)而回归平凡。这一句蕴含了对过去成就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反思。
“梦觉两相羡,更迭为盛衰”,总结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两者美好与遗憾的双重感受。梦中的自由与现实的束缚,盛极一时与最终的衰落,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最后,“未辨觉非梦,饮矣休猗违”,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在现实与梦境之间找到平衡,通过饮酒来寻求解脱或慰藉。这句话既是对人生困惑的表达,也是对自我救赎的一种尝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自由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洞察。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触及了普遍的人性与哲学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去年今夕,正半轮皓魄,空桐山上。
偏照离人催部曲,一派旌旗摇飏。
间道传烽,急邮飞羽,笳鼓连天响。
良辰三五,可怜孤负欢赏。
转眼又是经年,燕山蜀栈,各有天涯想。
料得高堂应念我,对月懒倾家酿。
晕未全销,圆如有待,梦怯巴江浪。
谢家诗句,吟成谁和高唱。
南禺有鸟皆称凤,鹣鹣乃是蛮子。
碧树交栖,青衣两比,长唤归飞难已。
时穿烟水,与白练红绡,竞餐花蕊。
却恨鸳鸯,恁生多了一双翅。袭胸谁得辨汝。
似迦陵共命,鸟鼠同体,暮不相思。
朝非独寐,伉俪人中无比。
闺人思苦,倩好手边鸾,画成遥寄。
鲽也灵鱼,更圆三四尾。
飞絮年光,脱绵时节,绿遍裙腰芳草。
雒阳贵籍,紫府真妃,脸晕露华春晓。
记得年前种时,一朵矫柔,问年犹小。
自画堂养就,芳姿渐长,閒愁不少。
蓦听得、杜宇催归,浓春将谢,先自替花烦恼。
排当檀板,料理金樽,花径夜来频扫。
追想开元旧游,玉笛宁王,琵琶贺老。
只日斜客散,满栏姹紫,剩游蜂绕。
长安六月,玉河桥柳下,凉冰争卖。
铜碗擎来高十丈,只是炎熇难耐。
忽见风前,水晶坠子,人意先潇洒。
飕飗满院,似闻何处清籁。
传道太华莲西,尧年古雪,结此玲珑块。
磨却千场閒岁月,冷看人间成败。
桂窟蟾精,松根虎珀,凛冽还堪赛。
更谁偷嵌,几丛藻荇横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