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催我。未十里、迟迟放舸。愁心不逐风吹过。
落花谁那。偏向离中堕。欲掩雨窗当书卧。
又前滩、狂涛声作。
满江渔子争回柁,白鹭惊破,飞绕青山个。
鹧鸪催我。未十里、迟迟放舸。愁心不逐风吹过。
落花谁那。偏向离中堕。欲掩雨窗当书卧。
又前滩、狂涛声作。
满江渔子争回柁,白鹭惊破,飞绕青山个。
这首《一斛珠》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其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离别与自然交融的画面。
开篇“鹧鸪催我”,以鹧鸪鸟的叫声作为引子,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急切与不舍。接着“未十里、迟迟放舸”,在短暂的距离内,主人公却显得行动迟缓,这不仅仅是对行程的描述,更深层地反映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愁心不逐风吹过”一句,将愁绪与自然界的风相对比,强调了愁绪的沉重与难以随风而去,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哀伤与无奈。紧接着“落花谁那。偏向离中堕”,通过落花这一意象,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感伤。
“欲掩雨窗当书卧”描绘了主人公想要躲避现实,寻求片刻宁静的愿望,但“又前滩、狂涛声作”,外部环境的动荡与内心的挣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离别之痛的强烈与持久。
“满江渔子争回柁,白鹭惊破,飞绕青山个”则以渔子忙碌归航、白鹭惊飞的景象,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满江的渔舟与青山的静谧形成对比,强化了离别后的孤寂与失落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离别之痛的深刻与复杂,以及人在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屈大均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词不仅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花隔东垣,咏燕台秀句,结带谋欢。
匆匆旧盟,有限飞梦重关。
南塘夜月,照湘琴、别鹤孤鸾。
天便遣、清愁易长,春衣常恁香寒。
唐昌故宫何许,顿剪霞裁雾,摆落尘缘。
一声步虚,婉婉云驻天坛。
凄凉故里,想香车、不到人间。
羞再见、东阳带眼,教人依旧思凡。
晚天清楚,扫太虚纤翳,凉生江曲。
四顾青冥天地阔,惟有残霞孤鹜。
山气凝蓝,汀烟引素,竦竦浮群木。
白蘋风定,波澄万顷寒玉。
时有一叶渔舟,收纶垂钓,来往何幽独。
短发萧萧襟袖冷,便觉都无袢溽。
曳杖归来,夜深人悄,月照鳞鳞屋。
藤床一枕,迥然清梦无俗。
全州城南何壮观,石崖为趾江为濠。
凌落渡江骑马去,空濛瘴雾漫绨袍。
逦迤过滩水,小艇浮桐槽。
半渡急雨雪,舟师失飞篙。
雨飞山路水如注,石齿荦确森戈刀。
马蹄转侧不得过,有力如虎空皮毛。
地穷路尽处,横绝青山高。
褰衣扶杖蹑天险,十步九顾愁猿猱。
长沙顿伏几百折,背膂菌蠢盘鲸鳌。
马瘦人力倦,野阔风怒号。
薄暮投宿驱湿厉,析薪爨鼎烧村醪。
一杯酸涩不可咽,平原督邮羞儿曹。
我行湖湘历八郡,政欲阅实宁辞劳。
才疏病懒事多废,南山何日接蓬蒿。
清风明月共三友,山猿野鹤来二豪。
一江春水澄葡萄,芦花万顷眠渔舠。
《全州南城》【宋·冯岵】全州城南何壮观,石崖为趾江为濠。凌落渡江骑马去,空濛瘴雾漫绨袍。逦迤过滩水,小艇浮桐槽。半渡急雨雪,舟师失飞篙。雨飞山路水如注,石齿荦确森戈刀。马蹄转侧不得过,有力如虎空皮毛。地穷路尽处,横绝青山高。褰衣扶杖蹑天险,十步九顾愁猿猱。长沙顿伏几百折,背膂菌蠢盘鲸鳌。马瘦人力倦,野阔风怒号。薄暮投宿驱湿厉,析薪爨鼎烧村醪。一杯酸涩不可咽,平原督邮羞儿曹。我行湖湘历八郡,政欲阅实宁辞劳。才疏病懒事多废,南山何日接蓬蒿。清风明月共三友,山猿野鹤来二豪。一江春水澄葡萄,芦花万顷眠渔舠。
https://shici.929r.com/shici/k6u2v1YsnZ.html
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阳楼高跨湖尾。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层栏半落烟氛外,浩荡犹恐旋乾坤。
异时清霄玉鉴白,空明月路飞仙客。
明朝露华洗七泽,万顷寒光天一色。
眼中未见此境好,他日扁舟吾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