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阳楼高跨湖尾。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层栏半落烟氛外,浩荡犹恐旋乾坤。
异时清霄玉鉴白,空明月路飞仙客。
明朝露华洗七泽,万顷寒光天一色。
眼中未见此境好,他日扁舟吾未老。
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阳楼高跨湖尾。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层栏半落烟氛外,浩荡犹恐旋乾坤。
异时清霄玉鉴白,空明月路飞仙客。
明朝露华洗七泽,万顷寒光天一色。
眼中未见此境好,他日扁舟吾未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洞庭湖如同一面巨镜,反射着八百里的辽阔与神秘,而岳阳楼则像是一座连接天地的桥梁,高耸而挺拔。诗人站在这座楼上,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开阔无垠的画面,天地相接,云卷云舒,诗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广袤之中,与自然合为一体。这里的“有客”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站在楼上,借着风的力量,让自己的心灵得以飞扬。
然而,随后的"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一句,却转入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这里的“穷冬”、“天气昏”营造了一种沉重而又哀伤的情绪,而“惨淡愁杀”则是诗人对于过去英勇事迹的感慨,似乎能够感受到那位历史人物——湘君,也就是岳阳楼的守将,在这座楼上留下的孤独与悲壮。
"层栏半落烟氛外,浩荡犹恐旋乾坤" 描述了诗人所见到的景象,层层叠叠的栏杆被轻纱般的云雾所环绕,这里“浩荡”一词,用以形容湖水之阔大,让人不禁生出敬畏之心。
接着,“异时清霄玉鉴白,空明月路飞仙客” 一句,则是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憧憬。在不同的时间,这片天地或许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色,洁净如玉的天空与透明如水的月光交织在一起,让人仿佛能够看见那些飞翔于月路之上的仙客。
"明朝露华洗七泽,万顷寒光天一色" 这两句,是对新的一日曙光下景象的描绘。清晨的露珠如同珍珠一般散布在大地,万道寒光在蓝天之下交织成了一片辉煌。
最后,“眼中未见此境好,他日扁舟吾未老” 是诗人对于美景的向往与对生命力的坚持。尽管眼前所见已是如此壮观,但他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还会有机会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而那时,他仍旧不会感到疲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情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陌桑葚落成枯杈,蓬屋咿轧鸣缲车。
缲丝缕缕长且白,为织吴绫与越纱。
吴绫越纱薄似雾,美人中裙裁纻布。
殷勤熨帖临溪浣,惟恐纤尘或沾污。
素丝素丝如君子,太初之色通表里。
云胡黄黑任人为,墨子悲之良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