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浣溪沙·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清晨的景象,通过“半夜银山上积苏”形象地写出夜半时分雪花堆积如山的画面,展现了雪后的清冷世界。接着,“朝来九陌带随车”描绘了早晨道路上积雪覆盖,如同洁白的绸带随风飘动的场景。
诗人进一步通过比喻,将湿漉漉的柴火比喻为珍贵的桂木,米粒则比作珍珠,生动地表现出雪后生活的艰辛与诗意。最后,“冻吟谁伴撚髭须”表达了诗人独自在寒冷中吟诗,无人陪伴的寂寥,以及对友情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冬日雪景,寓情于景,透露出诗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孤寂的情感世界。
金华牧羊儿,一粒粟中藏世界。
使君从南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鸬鹚杓,鹦鹉杯,一杯一杯复一杯,玉山自倒非人推。
庐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远形神开。
银河倒挂三石梁,砅崖转石万壑雷。
吟诗作赋北窗里,安得青天化作一张纸。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我愿因之寄千里。
刀坑石如刀,劳坑人马劳。
窈窕篁竹阴,是常主逋逃。
白狐跳梁去,豪猪森怒嘷。
云黄觉日瘦,木落知风饕。
轻轩息源口,饭羹煮溪毛。
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
借问淡食民,祖孙甘餔糟。
赖官得盐吃,正苦无钱刀。
平生饮酒不尽味,五鼎馈肉如嚼蜡。
我醉欲眠便遣客,三年窥墙亦面壁。
空馀小来翰墨场,松烟兔颖傍明窗。
偶随儿戏洒墨汁,众人许在崔杜行。
晚学长沙小三昧,幻出万物真成狂。
龙蛇起陆雷破柱,自喜奇观绕绳床。
家人骂笑宁有道,污染黄素败粉墙。
诚不如南邻席明府,蛛网锁砚蜗书梁。
怀中探丸起九死,才术颇似汉太仓。
感君诗句唤梦觉,邯郸初未熟黄粱。
身如朝露无牢强,玩此白驹过隙光。
从此永明书百卷,自公退食一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