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其四叠屏岩》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其四叠屏岩》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篁竹参天无人行,来游者多蹊自成。

石屏重叠翡翠玉,莲荡宛转芙蓉城。

世缘遮尽不到眼,幽事相引颇关情。

一炉沈水坐终日,唤梦鹁鸪相应鸣。

(0)
翻译
茂密的竹林直插云霄,罕有人迹,小径自然形成。
石头屏风层层叠叠,如同翡翠和玉石堆砌而成,莲花池塘曲折如芙蓉之城。
尘世的缘分挡住了视线,唯有此处的幽静之事深深牵动人心。
我整日坐在炉火旁品沉香,听着唤梦的斑鸠鸣叫应和。
注释
篁竹:高大的竹子。
参天:直入云霄。
蹊:小路。
石屏:石头屏风。
翡翠玉:像翡翠和玉石一样。
莲荡:莲花池塘。
世缘:尘世的缘分。
幽事:幽静的事物。
关情:触动情感。
沈水:沉香。
唤梦鹁鸪:唤起梦境的斑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其四·叠屏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首句“篁竹参天无人行”写出了竹林高耸入云,人迹罕至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寂的氛围。接下来的“来游者多蹊自成”暗示了虽然少有人至,但自然之道自行开辟出小径,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石屏重叠翡翠玉”运用比喻,将石壁比作翡翠玉,形象地描绘出岩石的美丽和光泽,宛如翡翠般珍贵。而“莲荡宛转芙蓉城”则以莲花池塘比喻为芙蓉之城,展现了水面的宁静与优美,如同仙境一般。

“世缘遮尽不到眼”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以及对眼前自然美景的深深吸引。“幽事相引颇关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情感投入。最后两句“一炉沈水坐终日,唤梦鹁鸪相应鸣”,诗人独自静坐,沉香袅袅,伴随着鹁鸪鸟的鸣叫声,仿佛在梦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四十一占鸟第二十二

伯劳鸟,闹噪在军前。

大祸预知须早觉,不逾两月事应然,此象理关天。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九占月第十二

十五夜,月缺不团圆。

一面凸凹三两处,近臣怪怨夺君权,急究反情原。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一委任第一

战危事,上将戒贪行。

阃计岂应求小利,师行自古有常经,纪律要精明。

(0)

兵要望江南·其七委任第一

统军帅,智虑有明谋。

善识天文能勇敢,更兼威德赏勤劳。士卒自英豪。

(0)

送广利大师归江东

楚山枫老楚江清,笠挂高帆浪注罂。

真性本无前后际,叶舟谁问去来程。

忘机每与鸥为伴,息念应怜月共明。

想见家山诸弟子,盛誇新赐大师名。

(0)

鲁祖岩

虎径龙泉绕行岩,凤栖霜倚鹤和杉。

谁人会得宗师意,扭转乾坤好不参。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