笾豆言欢几共凭,怡怡白首泯争矜。
老来常叶埙篪乐,远胜奇珍锡百朋。
笾豆言欢几共凭,怡怡白首泯争矜。
老来常叶埙篪乐,远胜奇珍锡百朋。
这首诗描绘了老友相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诗人以“笾豆言欢”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聚会时的热闹与和谐氛围。“几共凭”则细腻地刻画了老友间亲密无间的交流与陪伴。接着,“怡怡白首泯争矜”一句,表达了岁月沉淀后的平和与宽容,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忘却了年轻时的纷争与计较,心中只有宁静与满足。
“老来常叶埙篪乐”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比喻老友之间的默契与和谐如同埙篪之乐,强调了老年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共同的乐趣。最后,“远胜奇珍锡百朋”以对比手法收尾,将聚会中的简单快乐与外在的物质财富进行比较,突出了精神层面的富足与满足感,表明了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与共享的快乐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老年人生活中的美好与价值,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亲情和友情的重视。
锯屑霏谈涉往今,濡毫洒纸掞词林。
听歌鹿野三章后,帐下龙门九曲深。
十口西畴贫萦莫,一官南选晚侵寻。
早知大易无思虑,应悔生前未洗心。
旱气欲流石,涧溪失盈溶。
况逢青田渴,万锸决使东。
南山思照影,三日云气重。
玉蜺忽堕地,行君竹林中。
润腾百年樟,翠写千丈松。
澄之新堨横,净绿涵秋容。
是日看雨花,一香万缘空。
归来趁清约,赏心还此同。
桂枝耀三更,袅袅来天风。
名觞或可醉,警读安得慵。
永谢世味醺,敢怀归意浓。
朝欢过狎洽,夜气方冲融。
意超谑浪表,伊谁蹑斯踪。
独愧和篇斐,不堪称两雄。
晓来儿女共喧哗,喜见东风颺水花。
鹤羽赐衣方一袭,小巅冠玉已三加。
高眠有客关蓬户,低唱无人拍翠牙。
白帝出游应最乐,月旌蜺旆正豪夸。
昔年司马公,清德如伯夷。
箪瓢不改乐,又似吾先师。
平生一布被,天地乃吾知。
岂比平津侯,挟诈坐受嗤。
公今蹈前修,自适性所宜。
不受寒暑变,炎凉但相推。
彼美锦绣温,蒙覆真虎皮。
愧非三绝手,何以嗣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