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如墨晚涂鸦,樵径孤痕没酒车。
飞白窗阴摇水竹,湿红渔火浸芦花。
荒寒古墅梅高卧,独语空山鹤有家。
手颤冷金频阁笔,呵毫灯下手频叉。
疏林如墨晚涂鸦,樵径孤痕没酒车。
飞白窗阴摇水竹,湿红渔火浸芦花。
荒寒古墅梅高卧,独语空山鹤有家。
手颤冷金频阁笔,呵毫灯下手频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夜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联“疏林如墨晚涂鸦,樵径孤痕没酒车”以“疏林”、“晚涂鸦”、“孤痕”、“酒车”等意象,勾勒出一片寂静而略显荒凉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在夜晚的沉思。接着,“飞白窗阴摇水竹,湿红渔火浸芦花”两句,将视角转向室内与室外的对比,窗前的飞白与窗外的水竹相映成趣,渔火在芦花中闪烁,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带有几分孤独的氛围。
“荒寒古墅梅高卧,独语空山鹤有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梅花在荒寒的古别墅中独自绽放,仿佛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空山中的鹤,虽然孤独,却有自己的栖息之所,形成了一种生命的坚韧与和谐。最后,“手颤冷金频阁笔,呵毫灯下手频叉”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创作冲动与灵感的激荡,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创作的艰难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状态的思考,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着哲理性的感悟。
峨峨杰阁凌西清,高排云汉垂日星。
千年福地开殊庭,绛节中天朝百灵。
属车小儒风埃底,岁一周星陪豹尾。
有眼未识奎壁寒,有脚未踏仙晨班。
忽传天上凤衔诏,碧篆五云争焜耀。
洞深紫府掣金铺,初日丹霞两相照。
劫尘超出乘刚风,帝恩广大天九重。
封词寄与小心风,额塌沙土输愚忠。
今春转粟折冲府,赤手亲曾哺饥虎。
十三万兵犹未补,秋来无地无冬防。
颇闻宿师无见粮,要是倖安那可常。
门生感恩感刻骨,本末亲尝究根窟。
于今况是香火閒,讵敢搀越说侵官。
西陲奏稿卷十二,中有医方方有意。
刍荛思报无已时,愿轸萧墙儆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