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分咏京师古迹得明成祖华严经大钟》
《分咏京师古迹得明成祖华严经大钟》全文
清 / 周起渭   形式: 古风

鸿沟不割新亭毁,南兵百万刲羊豕。

九江夜盗鱼钥行,金川门开鼓声死。

袈裟瓶钵嗣皇髡,忠臣十族飘冤魂。

高皇钟虡幸无恙,不归异姓归宗藩。

九鼎迁移太仓卒,燕山峨峨建宫阙。

销锋铸锯一钟成,要比铜人高突兀。

当年杀戮成丘墟,凭仗佛力相忏除。

《金刚》《华严》八十卷,蒲牢腹背分明书。

一字忏除一冤命,字少冤多除不竟。

钟声夜发老狐鸣,头戴髑髅暗中听。

祇今事往三百年,零落草棘依荒烟。

红墙碧瓦半销毁,道傍翁仲行人怜。

忆昔索铜山海竭,悬钟十丈龙头楔。

铭勋不纪道衍功,衅涂即用齐黄血。

沈生字体平不颇,银钩铁画星骈罗。

宁知青史但一字,比较钟鼎尤难磨。

骨肉相残悲已事,憾留此钟阅三世。

乐安州外见俘王,南城宫中伴幽帝。

此时老佛西南行,荒陬一卷《楞严经》。

归葬西山不封树,到今谈者泪纵横。

金石寿长人不能,弹指千年多废兴。

君不见米脂贼来箭如雨,原庙编钟散无主。

万岁山头悲尺组,帝子王孙无处所,血溅长陵一抔土。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起渭的《分咏京师古迹得明成祖华严经大钟》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明朝初年北京城的沧桑变迁。诗中通过鸿沟、新亭、金川门等遗迹,暗示了战乱与皇权更迭。对华严经大钟的描述,反映了佛教在苦难中的力量和对冤仇的祈愿消解。

"鸿沟不割新亭毁"象征着历史的断裂与旧时代的终结;"南兵百万刲羊豕"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金川门开鼓声死"描绘了战事的激烈和死亡的寂静。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宗教与皇室的关联,"袈裟瓶钵嗣皇髡"暗示了皇室成员的出家和冤魂的飘荡。

"九鼎迁移"象征政权转移,"燕山峨峨建宫阙"描绘新的皇宫建立。大钟的铸造和铭文,"销锋铸锯一钟成",寓意和平的到来。然而,"字少冤多除不竟"揭示了冤仇难以尽除的遗憾。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讲述大钟的历史命运,从索铜铸钟到佛力消灾,再到《楞严经》的流传,以及大钟的破损与遗忘。最后以米脂之乱和原庙编钟的散失,以及对帝陵的感慨收尾,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人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大钟为线索,串联起历史事件,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周起渭
朝代:清   字:渔璜   籍贯:清贵州贵阳   生辰:1662—1714

又字棡野。康熙三十三年进士,累官詹事府詹事。工诗,与姜宸英等齐名,又与史申义并称翰苑两诗人
猜你喜欢

九日对菊怀诸兄

往年九日菊未花,今年九日花尽嘉。

霜前寒蕊重重好,滁山不把龙山誇。

反扃官舍白日静,对汝悠悠两形影。

举杯相酹还自酬,花神醉未谁能省。

何处登高可披豁,茱萸更向花前掇。

不柰秋风生客愁,雁行吹断江天阔。

(0)

阁老石淙杨公司空鹤山李公都宪东皋王公为同年之会予以年家子与席奉次石淙公韵二首·其一

台星瑞世累朝来,鼎立春风寿域开。

宿德已为天下老,流芳还拟岁寒梅。

题名三百元同榜,入会儿孙几举杯。

乐事也知须尽兴,疏帘迟日任西颓。

(0)

赠王处士

幽人家住西湖曲,晓集芙蓉夕餐菊。

湖光山色怡心神,七十康强面如玉。

一朝乘兴汗漫游,遍历齐鲁穷燕幽。

素衣不惯缁尘涴,片帆归去天风秋。

(0)

诏狱和李献吉题扇

山青不改色,水流不改声。

吁嗟寂寞乡,有此悠远情。

蚊蚋万起灭,今古同薨薨。

何如林居子,超然了平生。

(0)

阻浅拨闷十首·其四

七十二泉元自多,水曹疏导力如何。

宋公不作陈老死,沙满涓涓黑马河。

(0)

定公房小画二首·其二

洗尽尘埃色,湘江暮雨馀。

谁将明月影,留照草堂虚。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