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耽萧寂,隹辰必雨中。
登高敛馀兴,携屐待诸公。
清响归寒竹,遥心乱夜虫。
幽栖同旅寄,凄切听霜鸿。
天意耽萧寂,隹辰必雨中。
登高敛馀兴,携屐待诸公。
清响归寒竹,遥心乱夜虫。
幽栖同旅寄,凄切听霜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过后的一场微雨中的心境与所见。首句“天意耽萧寂,隹辰必雨中”以一种宿命论的视角,表达了自然界的寂静与雨天的必然性,暗示了一种深沉而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接着,“登高敛馀兴,携屐待诸公”描述了作者在雨后的高处等待朋友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期待与孤独交织的情绪。
“清响归寒竹,遥心乱夜虫”两句,通过寒竹的清响和夜间的虫鸣,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幽栖同旅寄,凄切听霜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自己比作霜中的鸿雁,孤独地栖息在幽静之地,听着凄厉的鸿雁叫声,表达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深度。
蠡道千盘,孤亭在、江心矗峙。寥天阔、四围云水。
林翠静从栏槛落,幽峦峭共楼台倚。
数归帆、无数夕阳明,微风起。襟袖润,空漾里。
歌啸发,樽晷底。剔苍苔遗碣,手扪残字。
宝墨苍凉罍旧渺,白波浩荡浮生寄。
访灵踪、吾欲结茅庵,从兹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