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照也多情,来照旧家池阁。
曾是下阶时节,听玉钗声落。
粉衣蚨蝶两三飞,香腰瘦如削。
只在红蔷低处,学杨花飘泊。
斜照也多情,来照旧家池阁。
曾是下阶时节,听玉钗声落。
粉衣蚨蝶两三飞,香腰瘦如削。
只在红蔷低处,学杨花飘泊。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余晖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斜照也多情,来照旧家池阁”便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怀旧的情感氛围,夕阳似乎也带着对过往的眷恋,洒落在曾经熟悉的池阁之上。接着,“曾是下阶时节,听玉钗声落”,通过回忆中听闻的玉钗落地之声,进一步强化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仿佛那些轻盈的声响仍旧回荡在耳边。
“粉衣蚨蝶两三飞,香腰瘦如削”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蝴蝶和女子的腰肢形象化,蝴蝶的轻盈与女子的纤细形成呼应,共同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蝴蝶的“两三飞”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而女子的“香腰瘦如削”则可能象征着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与孤独感。
最后,“只在红蔷低处,学杨花飘泊”以红蔷薇和飘泊的杨花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红蔷薇低垂的姿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变迁;而杨花随风飘散,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漂泊不定。整首词通过这些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爰有南威质,令姿闲且端。
披服耀纤阿,密理表中单。
颜若朝霞举,泽悦秀可餐。
贞心雪同德,竟体近吹兰。
意静百无违,指日天雨寒。
赠以古素琴,良桐错琅玕。
雷威之所成,冰丝八茧蚕。
正容一相饷,愿结白首欢。
微忱不遽通,逡巡未一弹。
岂不感精诚,知音世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