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桑葚落成枯杈,蓬屋咿轧鸣缲车。
缲丝缕缕长且白,为织吴绫与越纱。
吴绫越纱薄似雾,美人中裙裁纻布。
殷勤熨帖临溪浣,惟恐纤尘或沾污。
素丝素丝如君子,太初之色通表里。
云胡黄黑任人为,墨子悲之良有以。
陌桑葚落成枯杈,蓬屋咿轧鸣缲车。
缲丝缕缕长且白,为织吴绫与越纱。
吴绫越纱薄似雾,美人中裙裁纻布。
殷勤熨帖临溪浣,惟恐纤尘或沾污。
素丝素丝如君子,太初之色通表里。
云胡黄黑任人为,墨子悲之良有以。
这首《素丝行》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丝线从采摘、加工到最终成为精美衣物的过程,以及对丝线品质的珍视和对君子品格的比喻。
首句“陌桑葚落成枯杈”,以桑树由繁茂至凋零的景象开篇,暗喻丝线制作过程中的原料变化,同时预示着后续将展现的从平凡到精美的转变。
“蓬屋咿轧鸣缲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缲车在蓬屋中运转的声音,形象地展现了丝线制作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节奏感的画面。
接下来,“缲丝缕缕长且白,为织吴绫与越纱”两句,点明了丝线经过加工后变得细长洁白,可以用来织造吴绫和越纱,强调了丝线的珍贵和用途。
“吴绫越纱薄似雾,美人中裙裁纻布”则进一步描述了用这些丝线制成的衣物轻薄如雾,适合女性穿着,体现了丝线在服饰中的高雅地位。
“殷勤熨帖临溪浣,惟恐纤尘或沾污”表现了对衣物的精心照料,生怕有任何微小的灰尘玷污了衣物的纯净。
“素丝素丝如君子,太初之色通表里”将素丝比作君子,赞美其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品质。
最后,“云胡黄黑任人为,墨子悲之良有以”表达了对颜色选择的自由,同时也暗含了对墨子思想的引用,即事物的本质不应被表面的颜色所遮蔽,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丝线制作过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丝绸工艺的精湛,也蕴含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君子人格的颂扬。
离离颔下髭,短白不可薙。
焉能老行路,结屋聊自芘。
溪横众山绕,左右松竹翳。
山华如幽人,独秀不取媚。
客来饮以漓,累觞亦复醉。
欲眠子姑去,自占十亩翠。
不为沟壑忧,不作子孙计。
旁观大笑之,不解个中意。
天公善转物,剪爪不停轸。
春工未削迹,秋事已张本。
檀栾嘉菊丛,戢戢露奇蕴。
枝分要及时,手植须著紧。
清晨东篱下,畚插自畦畛。
土膏入新萌,秀色来衮衮。
归休顾衰兰,面目吁可悯。
儿童互挦拿,奴仆恣嘲哂。
敢望群萧艾,弃置等朝菌。
即之粹而温,忍死子不愠。
山翁饱经事,遇物辄思忖。
理得心亦欣,为发一笑冁。
向来芳深林,孤洁玉在韫。
知音苦不多,况此香色陨。
纫佩倘未遂,焚膏真可忍。
爬梳墙角阴,树之罗九畹。
好风动融怡,新雨洗寒窘。
未甘五柳独,聊释三闾愤。
炎凉循若环,荣谢平可准。
春风行复来,万汇发幽隐。
《春日种菊东篱顾丛兰衰谢欲弃之因取以植墙下》【宋·李弥逊】天公善转物,剪爪不停轸。春工未削迹,秋事已张本。檀栾嘉菊丛,戢戢露奇蕴。枝分要及时,手植须著紧。清晨东篱下,畚插自畦畛。土膏入新萌,秀色来衮衮。归休顾衰兰,面目吁可悯。儿童互挦拿,奴仆恣嘲哂。敢望群萧艾,弃置等朝菌。即之粹而温,忍死子不愠。山翁饱经事,遇物辄思忖。理得心亦欣,为发一笑冁。向来芳深林,孤洁玉在韫。知音苦不多,况此香色陨。纫佩倘未遂,焚膏真可忍。爬梳墙角阴,树之罗九畹。好风动融怡,新雨洗寒窘。未甘五柳独,聊释三闾愤。炎凉循若环,荣谢平可准。春风行复来,万汇发幽隐。
https://shici.929r.com/shici/sTWaM7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