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惜馀春慢.立夏前一日竹逸招同云臣修承红友天石惠文补仲云涛放庵二上人赏紫牡丹用宋鲁逸仲原韵》
《惜馀春慢.立夏前一日竹逸招同云臣修承红友天石惠文补仲云涛放庵二上人赏紫牡丹用宋鲁逸仲原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飞絮年光,脱绵时节,绿遍裙腰芳草。

雒阳贵籍,紫府真妃,脸晕露华春晓。

记得年前种时,一朵矫柔,问年犹小。

自画堂养就,芳姿渐长,閒愁不少。

蓦听得、杜宇催归,浓春将谢,先自替花烦恼。

排当檀板,料理金樽,花径夜来频扫。

追想开元旧游,玉笛宁王,琵琶贺老。

只日斜客散,满栏姹紫,剩游蜂绕。

(0)
鉴赏

这首《惜馀春慢》描绘了立夏前夕与友人在竹逸处赏紫牡丹的情景,词中充满了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词的开篇“飞絮年光,脱绵时节”,以飞絮和脱棉时节为引子,点明了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接着“绿遍裙腰芳草”一句,以绿草如茵的景象,渲染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雒阳贵籍,紫府真妃”两句,运用典故,将牡丹比作高贵的洛阳贵妇和紫府仙妃,赞美其尊贵与美丽。“脸晕露华春晓”则细致描绘了牡丹在晨露中绽放的娇艳,仿佛少女的脸庞被春光映照。

接下来,“记得年前种时,一朵矫柔,问年犹小”回忆起牡丹初种时的娇嫩与可爱,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随后,“自画堂养就,芳姿渐长,闲愁不少”则通过牡丹的成长过程,隐喻人生的成长与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忧虑。

“蓦听得、杜宇催归,浓春将谢,先自替花烦恼”一句,借杜鹃鸟的啼鸣,表达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哀愁。紧接着,“排当檀板,料理金樽,花径夜来频扫”描绘了夜晚宴饮赏花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最后,“追想开元旧游,玉笛宁王,琵琶贺老”引用历史典故,将眼前的赏花活动与古代盛世的繁华相联系,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只日斜客散,满栏姹紫,剩游蜂绕”则以夕阳西下、宾客离散的景象,以及蜂蝶围绕花丛的忙碌,形象地描绘了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轮回。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怀念。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颂古五首·其二

不是风幡动,天生李老君。

出胎头上发,寸寸白如银。

(0)

偈颂五十一首·其十一

坐断毗卢顶,踏翻千差路。须弥灯王,无插足处。

(0)

偈颂二十二首·其十一

听著则聋,觑著则瞎。

靠倒达磨老臊胡,打杀临济白拈贼。

(0)

偈颂二十二首·其十二

衲僧门下,三月一结。把断要津,圣凡路绝。

一夜檐头雨滴声,刚把真机俱漏泄,切忌守著系驴橛。

(0)

偈颂十七首·其十七

秤锤捻得汁出,石人喝得汗流。

临机应变,随分知羞,乘时推上五峰头。

(0)

德信西上

出门溪叶乱纷纷,欲去重寻旧主人。

碓下莫辞腰石冷,古菱花绽不干春。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