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月谁将独夜舟,偶寻幽胜得芳洲。
青连溟树四时景,绿泛微风两岸秋。
地隔飞尘无俗客,僧閒作伴有盟鸥。
何时更遂沧洲约,山色湖光共白头。
乘月谁将独夜舟,偶寻幽胜得芳洲。
青连溟树四时景,绿泛微风两岸秋。
地隔飞尘无俗客,僧閒作伴有盟鸥。
何时更遂沧洲约,山色湖光共白头。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乘月夜之舟,偶然间寻得一处幽静之地,与自然美景相融的情境。首句“乘月谁将独夜舟”,以月夜行舟起兴,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偶寻幽胜得芳洲”一句,点明了诗人意外发现了一片充满生机与香气的岛屿,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惊喜与赞叹。
“青连溟树四时景,绿泛微风两岸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岛屿四周四季变换的景色,以及微风吹过时两岸秋意盎然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生动的画面之中,感受到了四季更迭的韵律之美。
“地隔飞尘无俗客,僧閒作伴有盟鸥”则表现了诗人远离尘嚣,与僧侣和鸥鸟为伴的宁静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心灵纯净的追求。
最后,“何时更遂沧洲约,山色湖光共白头”表达了诗人渴望再次与自然共度余生的愿望,山色湖光与白头并提,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