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兵自负纵横略,献赋端从迟暮年。
筐箧成书莫知数,田园生计独无钱。
郎官列宿为时贵,博士三科不待迁。
已向九原悲蔓草,尚疑吴市有神仙。
论兵自负纵横略,献赋端从迟暮年。
筐箧成书莫知数,田园生计独无钱。
郎官列宿为时贵,博士三科不待迁。
已向九原悲蔓草,尚疑吴市有神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对梅圣俞的深切哀悼之作。梅圣俞,名尧臣,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诗文著称。诗中表达了对梅圣俞在晚年献赋论兵却未能得到重用的遗憾,以及对其才华与命运不匹配的感慨。
首联“论兵自负纵横略,献赋端从迟暮年”,描绘了梅圣俞在晚年仍怀有雄心壮志,渴望通过军事策略和文学作品来展现自己的才能,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或机会。
颔联“筐箧成书莫知数,田园生计独无钱”,进一步揭示了梅圣俞虽然著作颇丰,但生活却颇为困顿,没有足够的财富来维持其田园生活,体现了他才华与现实境遇之间的落差。
颈联“郎官列宿为时贵,博士三科不待迁”,通过对比,指出梅圣俞虽有才华,但并未得到官场的重视,即使在学术领域也未得到晋升的机会,表达了对当时社会评价标准的不满。
尾联“已向九原悲蔓草,尚疑吴市有神仙”则表达了诗人对梅圣俞去世后的哀思,同时也流露出对梅圣俞是否能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超脱世俗的疑问,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圣俞生平的回顾,展现了其才华与命运之间的矛盾,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韦编三换。一石才过半。丘壑性,终难变。
传文洛纸贵,顾曲吴绫贱。
便便也,撑肠柱腹皆奇卷。
日起花砖晏,短发梳还乱。追往事,休增叹。
杯螯左右手,便是长生愿。
君不见,丹楼百尺仙居幻。
东风忽到,问天涯、芳草渐生新绿。
白发又添人一岁,何日向平愿足。
晏下彤闱,明登紫阁,谩衣朱腰玉。
何如画舫,春江满载醽醁。
帝城迤逦风光,宝楼西畔,淡月笼高木。
简点灯前十年事,此夜一杯谁属。
入岁占云,经冬望雪,倚遍危栏曲。
朝阳彩凤,几时飞上庭竹。
层城尽日宫云覆,高阁靓深无暑。
埤竹阴清,垣梧影静,昨夜凤池新雨。
香凝燕寝,喜愠解朱弦,凉生白苎。
时拂锦笺,彩毫随意赋诗句。
自念寒生一介,平步陟丹霄,遭逢英主。
渭水纶竿,萃郊耒耜,何必当年伊吕。有怀自许。
但勋业无成,光阴易去。揽镜婆娑,听梁间燕语。
篱菊苞金,井梧鸣玉,江影静涵新雁。
暑退高楼,凉生广榭,画阁昼开清宴。
共报道、宝婺星,中夜光璀璨。天南现。
太安人、鹤发朱颜。酌春酒、绕膝孙曾欢恋。
七十生辰,见青琐、贤郎贵显。
丹桂五枝,比燕山、未应多羡。
挥玉堂彩笔,赋得仙音遥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