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高前江挥使以勤事没于海·其一》
《挽高前江挥使以勤事没于海·其一》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几年海上逐天吴,报主今捐七尺躯。

龙抱团花和雨泣,鸟探残帜向云呼。

忠魂黯淡西山暮,正气腾凌北斗孤。

沧海茫茫空极目,一杯何处奠生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弘诲为悼念在海上殉职的高前江挥使之士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

首联“几年海上逐天吴,报主今捐七尺躯。”描述了高前江挥使多年在海上为国效力,最终为国捐躯的壮烈事迹。其中,“逐天吴”借用了古代吴国的典故,象征着高前江挥使为国奋斗的精神。“报主”则直接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捐七尺躯”则是对英勇牺牲的崇高赞誉。

颔联“龙抱团花和雨泣,鸟探残帜向云呼。”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和渲染气氛。龙抱团花象征着高前江挥使的英勇形象,花和雨泣则描绘出人们对他牺牲的悲痛之情。鸟探残帜向云呼,则是通过鸟儿的行为,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哀悼与呼唤,同时也暗示了英雄虽逝,但精神永存。

颈联“忠魂黯淡西山暮,正气腾凌北斗孤。”进一步深化了对高前江挥使的赞美。忠魂黯淡西山暮,既是对英雄离世的哀伤,也暗含了对英雄精神不灭的期待。正气腾凌北斗孤,则是赞扬他高尚的品德和不屈的精神,即使在孤独的北斗星下,他的正气依然能够照亮天地。

尾联“沧海茫茫空极目,一杯何处奠生刍。”表达了对无法亲自前往悼念的遗憾,以及对英雄的深深怀念。沧海茫茫,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空极目,表达了无法见到英雄的失落感。一杯奠生刍,则是传统祭奠的方式,寄托了对英雄的无限敬仰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前江挥使英勇事迹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英雄的崇高敬意和深沉哀思,同时也传递了对国家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赠因心香兄赴大名府言师幕四首·其四

犯雪蒙霜怕出门,不图语语带春温。

待君佐理功成日,风月招邀共一樽。

(0)

寿母七十索贺诗六首·其六

叫得婆婆喜欲痴,灵山当为觅灵芝。

年登七秩缘天与,诞遇三春惟子知。

秉烛园中花放处,飞觞坐上月圆时。

□□□□□□□,□□□□□□□。

(0)

蚓笛

不妨穴土寓微躬,薄技常怀品笛工。

调和蝉琴吟竹月,声谐蛙鼓奏薰风。

无腔早识缘无孔,变徵何期忽变宫。

傥谱落梅花一曲,馀音嘹亮水田中。

(0)

打麦词八首·其五

连耞高举向空挝,随重随轻次第加。

扑得麦芒连地起,却疑步步是莲花。

(0)

云亭灯市竹枝词·其七

云亭绰约丽人多,眉似双蛾髻似螺。

更已阑时人已静,还来听唱忆秦娥。

(0)

避兵自正月十三至六月二十三日抵家粪除感赋

病马思旧槽,穷鸟恋枯枝。

岂敢怨寒苦,实命不逢时。

伊余生不辰,遭世乱日滋。

崎岖浊世中,乌道乃转夷。

人情如秋风,枯叶落转吹。

艰难历数月,囊空无晨炊。

入门一粪除,欣戚两有之。

吾复何容心,苍苍命不移。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