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鸣沙山歌》
《鸣沙山歌》全文
清 / 朱坤   形式: 古风

鸣沙之山何崔嵬,壁立万古无倾颓。

冲寒疾风吹不起,百夫蹙踏激荡鸣轻雷。

抛衣奋臂各成队,尻竦足撑下如坠。

初闻殷殷继咚咚,馀音似与宫商配。

或言此地肺,中空乃作响。

遮莫入柱穴,元气时下上。

一窍偶闭声隆隆,正如双耳被人蒙。

是谁好事为此剧,嘲笑不怕恼天公。

沙本不解鸣,沙鸣人所使。

游嬉值升平,感慨念厥始。

敦煌古郡几回开,鼙鼓惊天动地来。

今日沙场围绣壤,依稀琴筑费人猜。

(0)
鉴赏

这首《鸣沙山歌》由清代诗人朱坤创作,描绘了鸣沙山的奇观及其背后蕴含的自然与人文哲思。

鸣沙之山巍峨壮观,屹立万年不倒,寒风凛冽却难以撼动其分毫。登山者们身着衣物,挥舞手臂,形成队伍,挺直后背,如同要坠落一般。起初,山体发出沉闷而连续的声音,仿佛是深沉的鼓声,随后逐渐变为清脆的响声,与宫商之声相呼应,令人遐想。

有人推测,这声音源于山体内部的中空结构,使得空气流动产生共鸣。即使深入山体内部,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原始的生命力在上下涌动。有时,山体的某个孔洞突然关闭,便会发出隆隆巨响,仿佛是双耳被堵住,无法听到外界的声音。这究竟是谁人为制造的奇景,竟敢戏弄天地,让沙子发声?

沙子本身并不具备鸣响的能力,但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了它的声音。在太平盛世游玩之时,人们或许会感慨于这一自然现象的起源。鸣沙山所在的敦煌古郡,历史上多次兴衰更迭,曾经有过激烈的战争场面。如今,这里似乎又恢复了宁静,但那曾经的喧嚣仍让人浮想联翩。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鸣沙山的自然奇观,还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时代更替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这一独特景观,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洞察。

作者介绍

朱坤
朝代:清   字:中黄   籍贯:浙江秀水   生辰:1713—1772

又字正甫。乾隆三年举人。官浙江萧山教谕,山东博平知县。尝校刻《杨园遗书》。著有《馀暨丛书》、《灵泉笔记》
猜你喜欢

送黄岩黄汝彝赴休宁训导·其二

宫墙遥隔练溪湾,门对青青玉几山。

分拥皋比应最乐,书声时出翠微间。

(0)

万福寺送文明与倪舜咨李宾之二学士傅曰川吴原博谢于乔三谕德林亨大修撰陈汝玉给事李士常侍御联句·其二

爱客幽僧开竹房,春来偏称举离觞。

东风立马情如海,南雪欺人鬓欲霜。

关树萧疏家在望,江梅零落路生香。

后期莫忘论交地,随处江湖与庙廊。

(0)

爱山亭为赵梦麟主事赋·其一

北固山前水一湾,小亭遥对数峰閒。

要贪紫翠来窗几,日日呼童莫掩关。

(0)

题四马图·其四

凉风簌簌动拳毛,入眼骊黄价并高。

未脱盐车充上乘,当时谁作九方皋。

(0)

上元日与林谕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贤二侍讲饯同年陆叙州克深考绩西还联句十首·其九

远别情随夜漏深,骊驹歌罢似难禁。

故人药石能投我,何处疮痍最苦心。

入蜀杜陵诗益壮,赋梁枚乘病多侵。

彤襜明日辞金阙,济旱须为四海霖。

(0)

题武侯令伯忠孝二图·其二

至性通天地,遗容尚动人。

独怜图报者,曾是汉廷臣。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