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摩诃池二首·其一》
《过摩诃池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十顷隋家旧凿池,池平树尽但回堤。

清尘满道君知否,半是当年浊水泥。

(0)
注释
十顷:形容面积广大,十顷等于一百亩。
隋家:隋朝时期。
旧凿池:昔日挖掘的池塘。
池平:池塘水面平静。
树尽:树木已经消失。
回堤:环绕的堤岸。
清尘:洁净的道路。
当年:过去的时候。
浊水泥:浑浊的池水。
翻译
这是隋朝旧时挖的大池子,如今池水已平,树木不在,只剩回堤环绕。
道路上是否还能感受到那份清新?一半是因为当年浑浊的池水沉淀下来的结果。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池风光与历史沧桑的诗句。开篇“十顷隋家旧凿池”一句,直接点明了场景:一个曾经属于隋朝贵族的宽敞池塘,如今已是荒废的遗迹。这里的“十顷”形容池塘之广阔,而“旧凿池”则透露出这池塘有着悠久的历史。

紧接着,“池平树尽但回堤”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古迹的现状:昔日繁茂的树木不见了,只剩下曲折蜿蜒的池堤。这里“池平”表明原来的水面已经干涸,“树尽”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消亡,而“但回堤”则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

第三句“清尘满道君知否”中,诗人通过“清尘满道”的景象,询问读者是否了解这古池的往昔。这里的“清尘”指的是随风起舞的尘土,而“满道”则形容它的普遍和充沛。

最后,“半是当年浊水泥”一句,则是诗人对这一切的感慨。诗人感叹现在所见的景象,与过去相比,已经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现实中的某些部分(“半是”),其实是昔日池塘中浊水与泥土的混合物。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时间变迁带来的无常感。

总体而言,这几句话以简洁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历史沧桑、风光不再的古池景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的追思和对现在的淡然。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题大盈驿壁

西风落莫空馆,暮色迷蒙远峦。

家近不妨酒尽,夜寒陡怯衣单。

(0)

桂阳宰胡达信同年见赠三首次韵·其一

场屋声名识子初,气吞杨孔况其馀。

十年流落犹州县,千里往来祇简书。

卧雨餐风从鞅掌,昂霄耸壑正权舆。

割鸡久屈屠牛手,洗眼天涯看诏除。

(0)

送郑察推叔友罢官之潮阳二首·其二

春草故人去,落花离绪多。

芙蓉少颜色,薏苡尽风波。

尘土非长策,功名一醉歌。

周南暂留滞,莫改岁寒柯。

(0)

挽方宋贤四绝·其一

少年挟策上皇都,晚岁论功向石渠。

犹忆微才在天禄,铅丹曾为校遗书。

(0)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其二

遐陬赤子困侵牟,跳弄潢池今几秋。

从此声威憺强梗,自然戈戟变锄耰。

(0)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二道间观瀑布

行行益以远,惬此心期幽。

一径险复夷,千林密相樛。

回首天际山,矗面悬飞流。

银潢倚石壁,玉龙下山湫。

光摇日璀璨,势激水飕飗。

可望不可亲,神往形独留。

眷言桃枝山,久矣卜筑谋。

岂无一日閒,努力穷冥搜。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