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顷隋家旧凿池,池平树尽但回堤。
清尘满道君知否,半是当年浊水泥。
十顷隋家旧凿池,池平树尽但回堤。
清尘满道君知否,半是当年浊水泥。
这是一首描绘古池风光与历史沧桑的诗句。开篇“十顷隋家旧凿池”一句,直接点明了场景:一个曾经属于隋朝贵族的宽敞池塘,如今已是荒废的遗迹。这里的“十顷”形容池塘之广阔,而“旧凿池”则透露出这池塘有着悠久的历史。
紧接着,“池平树尽但回堤”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古迹的现状:昔日繁茂的树木不见了,只剩下曲折蜿蜒的池堤。这里“池平”表明原来的水面已经干涸,“树尽”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消亡,而“但回堤”则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
第三句“清尘满道君知否”中,诗人通过“清尘满道”的景象,询问读者是否了解这古池的往昔。这里的“清尘”指的是随风起舞的尘土,而“满道”则形容它的普遍和充沛。
最后,“半是当年浊水泥”一句,则是诗人对这一切的感慨。诗人感叹现在所见的景象,与过去相比,已经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现实中的某些部分(“半是”),其实是昔日池塘中浊水与泥土的混合物。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时间变迁带来的无常感。
总体而言,这几句话以简洁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历史沧桑、风光不再的古池景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的追思和对现在的淡然。
西风落莫空馆,暮色迷蒙远峦。
家近不妨酒尽,夜寒陡怯衣单。
行行益以远,惬此心期幽。
一径险复夷,千林密相樛。
回首天际山,矗面悬飞流。
银潢倚石壁,玉龙下山湫。
光摇日璀璨,势激水飕飗。
可望不可亲,神往形独留。
眷言桃枝山,久矣卜筑谋。
岂无一日閒,努力穷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