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独特审美趣味。首句“柴门杂树向千株”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氛围。接着,“丹橘黄甘此地无”透露出诗人对于未能亲尝佳果的淡淡遗憾。
第三句“江上今朝寒雨歇”,则是以冷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细雨初歇后的景色。紧接着,“篱中秀色画屏纡”更进一步描绘了园中植物在细雨过后更加鲜明奪目的美丽。
下片“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诗人通过对不同果实的描述,展现了春天丰富多彩的生命力。接着,“锁石藤稍元自落”则是自然界中生长变化的一种写照。而“倚天松骨见来枯”则表现了松树在风雨中的坚韧不拔。
诗人在“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中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体会。紧接着,“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则是在反思中表现出对光阴的珍视和对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关切。
最后,“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描绘了诗人在年迈时节依然不离大自然的态度。全诗以“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作为结束,通过对远方风光和隐逸生活的设想,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更是他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交融之下的产物。
疏枝老干自斜横,开满冷花冰蕊。
竹里柴门对流水。
夜深人静,梦回酒醒,半隐鸟皮几。
明月下,小窗前,乱飞琼雪寒烟里。
潇洒足平生,不作劳劳羁宦子。
梅花结伴,修竹苍松,乐事无过此。
任三春桃李斗芳菲,怕风动、娇红尽吹起。
画图上,一片清香生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