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水鉴湖寒,千里扁舟赴幕官。
路入蓬莱天尺五,眼中见日与长安。
朔风吹水鉴湖寒,千里扁舟赴幕官。
路入蓬莱天尺五,眼中见日与长安。
这首诗《过鉴湖》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过湖,前往远方幕府的景象。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宏大的空间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
首句“朔风吹水鉴湖寒”,以“朔风”开篇,点明了季节和气候特征,朔风凛冽,湖面泛起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壮阔的氛围。接着,“鉴湖”二字,既指出了地点,也暗示了湖面如镜般的清澈与宁静,与后面的“寒”字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第二句“千里扁舟赴幕官”,描述了诗人乘坐的小舟在广阔的湖面上航行,前往千里之外的幕府。这里不仅写出了旅途的遥远,也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开始的新工作的期待与决心。
第三句“路入蓬莱天尺五”,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将现实的旅途与神话中的仙境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天尺五”这一夸张的数字,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广阔和旅途的神秘感。
最后一句“眼中见日与长安”,将目光投向远方,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首都,象征着权力、文化和繁华。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目的地的向往和对权力、文化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感变化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尘,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
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
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
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
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釐得天契。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似闻遗墨留汝海,古壁蜗涎可垂涕。
力捐金帛扶栋宇,错落浮云卷新霁。
使君坐啸清梦馀,几叠衣纹数衿袂。
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