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
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
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
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
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釐得天契。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似闻遗墨留汝海,古壁蜗涎可垂涕。
力捐金帛扶栋宇,错落浮云卷新霁。
使君坐啸清梦馀,几叠衣纹数衿袂。
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
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
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
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
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
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釐得天契。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似闻遗墨留汝海,古壁蜗涎可垂涕。
力捐金帛扶栋宇,错落浮云卷新霁。
使君坐啸清梦馀,几叠衣纹数衿袂。
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诗中表达了对北宋时期绘画艺术的深刻见解和个人情感。
"丹青久衰工不艺" 表明了作者认为当时的绘画技艺已经式微,难以达到古代艺术家的水平。接着的两句 "人物尤难到今世。每摹市井作公卿" 强调了人物画的困难,以及许多画家只会模仿平凡的市井生活,而无法描绘出高贵的公卿形象。
"画手悬知是徒隶" 暗示画家的技艺被束缚,失去了自由。随后的 "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 指的是北宋时期的画家吴道子,其作品已经很少能流传下来,即使有,也往往是后人模仿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句 "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釐得天契" 描述了画家在绘制山水时,将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宏伟气势融入作品中,每一个笔触都蕴含着精确的计算和对天地之美的把握。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强调了真正的艺术创作是出自内心深处的精妙,而非外在浮夸的技巧堆砌。最后几句 "似闻遗墨留汝海,古壁蜗涎可垂涕。力捐金帛扶栋宇,错落浮云卷新霁" 表达了诗人对前代艺术家留下的作品充满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愿意为维护这些艺术遗产而付出努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书画家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