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旧是小秦淮,油壁香车处处排。
客自十三行口至,定情先下宝珠钗。
此中旧是小秦淮,油壁香车处处排。
客自十三行口至,定情先下宝珠钗。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江南繁华都市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物情感。
“此中旧是小秦淮”,开篇点明地点,将读者带入一个昔日繁华、充满故事的江南水乡。小秦淮,这里借指一处繁华的水边街巷,常与风月场所联系,暗示着这里曾经是热闹非凡、充满浪漫与风情的地方。
“油壁香车处处排”,接着描绘了一幅车水马龙、香气四溢的场景。油壁香车,指的是装饰华丽、涂有油脂以保持光亮的车辆,常用于形容贵族或富商出行时乘坐的豪华马车。此处“处处排”字,生动地表现了车辆之多,以及它们整齐排列的壮观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奢华。
“客自十三行口至”,进一步说明了人物的活动范围。十三行,是中国古代广州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商人和货物,是东西方贸易的交汇点。诗句中的“客”可能指的是商人或是旅行者,他们从十三行这个繁忙的贸易中心出发,来到小秦淮这一处繁华之地,体验着不同的风土人情。
“定情先下宝珠钗”,最后通过一个小细节揭示了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宝珠钗,是一种珍贵的首饰,常用于表达爱情或友情的深厚。诗句中的“定情”二字,意味着在这繁华的背景下,一段情感故事悄然展开,主人公通过赠送宝珠钗这一行为,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情厚意,预示着两人之间情感的加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小秦淮的繁华景象和人物之间的微妙情感,展现了清代江南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在繁华背后追求爱情与幸福的心愿。
昔闻抱朴子,曾封关内侯。
帝前辞爵赏,飘飘来罗浮。
丈夫生世问,贫贱元足羞。
致身须及早,揽辔澄九州。
与时同卷舒,何事怀殷忧。
惭予志不逮,每为斯人求。
罗浮君家近,石洞乃旧游。
葛仙遗迹在,丹井空湫湫。
依稀想风采,恍怫与之俦。
聊赋游仙诗,为君祝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