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次韵曾仲锡荔支》
《再次韵曾仲锡荔支》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柳花著水万浮萍,荔实周天两岁星。

本自玉肌非鹄浴,至今丹壳似猩刑。

侍郎赋咏穷三峡,妃子烟尘动四溟。

莫遣诗人说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

(0)
注释
柳花:柳絮。
著水:沾水。
万浮萍:无数浮萍。
荔实:荔枝果实。
周天:环绕天空。
两岁星:两颗岁星。
玉肌:洁白如玉的外壳。
鹄浴:天鹅沐浴。
丹壳:红色的壳。
猩刑:酷刑。
侍郎:古代官职,此处指诗人。
赋咏:创作诗歌。
穷三峡:描绘三峡。
妃子:此处可能指杨贵妃。
烟尘:指战乱或风尘之事。
四溟:四方海域。
诗人:文学创作者。
功过:功绩与过失。
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
《骚经》:《离骚》,屈原的代表作。
翻译
柳絮沾水化作无数浮萍,荔枝果实环绕天空仿佛两颗岁星。
原本洁白如玉的外壳并非天鹅沐浴所致,至今红色的壳状如受猩猩酷刑一般。
侍郎的诗篇描绘了三峡的壮丽,王妃的风尘事迹震撼了四方海域。
不要让诗人评说功过是非,就让它们如同香草般附着在《离骚》这部经典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中唐以降诗歌中较为少见的咏史怀古之作。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他个人对于功过得失的独到见解。

首句“柳花著水万浮萍”,以柳絮随风飘落,覆盖水面,如同无数浮萍,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紧接着,“荔实周天两岁星”则描绘了荔枝果实成熟,一年仅收获一次的珍贵景致。

以下两句“本自玉肌非鹄浴,至今丹壳似猩刑”,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历史上的美好事物比作不曾沾染污秽的玉肌,而眼前的残酷现实,却如同受尽折磨的猩猴。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与现在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侍郎赋咏穷三峡”一句,诗人提到了朝廷官员(侍郎)在描写长江三峡之美的诗篇中流露出的才华和情感。随后的“妃子烟尘动四溟”则让读者联想到了古代帝王后宫佳丽的繁华与落寞,以及由此引发的历史沧桑。

最后两句“莫遣诗人说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主张诗人不应过多论及功过是非,而应当像随风飘散的香草一样,无拘无束地追寻文学的纯粹与高远。这里的“《骚经》”指的是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的《楚辞·离骚》,象征着诗歌的最高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与独特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岘首何人碑,行客独垂泪。

(0)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其三

老圃工夫愈可嘉,种藤萦树尽开花。

人间似我能閒少,石上看云到日斜。

樵径有苔休埽叶,茅庵无客亦煎茶。

两边最喜添新竹,夕照斜时渐可遮。

(0)

果泉来馆中

渤海刀将卖,延陵剑又来。

未莎霜后鞠,已蘤腊前梅。

有客吟今雨,何人爱古罍。

长裾青剡剡,不但旅颜开。

(0)

句·其九

先到王城第一桥。

(0)

句·其四

淮山二十里,秀色已在户。

舟车走梁宋,烟树引吴楚。

(0)

感遇二十五首·其十四

穰侯抵关中,颇畏诸侯客。

搜车计已迟,终困范公策。

庸夫吝富贵,百计私自惜。

势移祸败至,智巧竟何益。

至公览英俊,苴补乃无隙。

请看桑林饿,亦脱赵子厄。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