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栖息玉山岑,别泪应丹枫树林。
作客总怜痴令冷,论交全识古人心。
分罂欲赠无馀粟,去榻虽悬不愧衾。
非是逢君话乡土,微官几月早抽簪。
三年栖息玉山岑,别泪应丹枫树林。
作客总怜痴令冷,论交全识古人心。
分罂欲赠无馀粟,去榻虽悬不愧衾。
非是逢君话乡土,微官几月早抽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王象鼎归乡的深情送别。首联“三年栖息玉山岑,别泪应丹枫树林”以三年为时间跨度,将友人的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丹枫树林渲染出离别的哀愁氛围。颔联“作客总怜痴令冷,论交全识古人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性格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即使在异乡也总能感受到友人的温暖,与古人相交的情谊。颈联“分罂欲赠无馀粟,去榻虽悬不愧衾”则通过具体的行动——分赠食物和准备床铺,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无法给予更多物质帮助,也尽力让友人感到温暖。尾联“非是逢君话乡土,微官几月早抽簪”则点明了送别并非单纯为了乡土之话,而是因为友人即将卸下官职,回归自由的生活,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深切关怀。
城关咫尺到春郊,跃马行春固不劳。
寒食萧疏观物态,楚歌嘲哳聚儿曹。
平湖漾日扁舟满,芳榭迎风画鼓高。
薄暮田翁醉归乐,山花倒插挈馀醪。
西园正月月欲残,海棠一株花正繁。
滂葩滟滟斗朝日,露洗蜀锦红光寒。
回环桃李竞无色,卓尔独秀当朱栏。
两春行役不及见,今日偶幸官身閒。
拟开金樽恣欢赏,酬酢宿恨开衰颜。
无何职事忽牵制,遽戒舟楫乘波澜。
却嗟逐物犹带芥,未免回首兴长叹。
悠悠清夜入寤寐,往往蝶梦曾飞还。
归来绿叶空满枝,正与老态相追攀。
须知乐事少如欲,谁谓天意于人悭。
昭代尊儒学,惟公简拔频。
文章分造化,事业在经纶。
天马来夷路,人龙抚要津。
几年刊大典,四海属名臣。
汲引亲疏共,光华出入均。
玄晖赋江练,文畅咏汀蘋。
道契岩廊久,恩隆建邺新。
七朝皆故事,十郡得仁人。
岂晚还西掖,终朝对北辰。
一言调鼎味,膏泽被斯民。